首页 > 技术发展 > “石油峰值论”可信吗

“石油峰值论”可信吗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1949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马里昂·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不可再生矿物资源的“钟形曲线”规律[1]。哈伯特认为,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任何一个地块之下的石油产量是既定的,其产量总会在某一时点达到最高点即“峰值”,然后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哈伯特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形象地简称为“石油峰值论”。

事实上,对于石油资源有限性的讨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认为石油资源即将枯竭的预测观点几乎从人类社会开始大规模使用石油以来就一直时隐时现。早在1919年,石油利用史的初期,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通过分析研究就曾提出判断,认为美国的石油将在9年后消耗殆尽。基于这一判断,时任美国总统柯立芝在1924年成立了联邦石油节约委员会[2]。尽管后来实践的发展远比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当年的预测乐观得多,但是,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忧和恐慌可以说始终贯穿过去100多年的石油经济史。

美国石油产量曾一度与“哈伯特模型”的预测相吻合

1956年,哈伯特在1949年“钟形曲线”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美国的石油产量做出预测。他在不同的参数设定情形下估算出美国的“石油峰值”,指出美国的石油产量将在1966~1971年达到最高点,在此之后便会开始下降。哈伯特构建的这一用于预测石油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数学模型日后得到了学术界和石油行业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改进,被称为“哈伯特模型”。

站在1956年的时间点上来看,美国的石油工业非常繁荣,石油产量持续增加,哈伯特的预测显得很不合时宜,引来不少质疑、批评甚至嘲笑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是出于对哈伯特模型的质疑,有的则是出于当时人们希望石油行业的增长趋势和繁荣景象能持续下去的主观憧憬。

后来,美国的石油产量的确在1970年达到了1130万桶/天的峰值,然后开始递减。峰值出现的时间点与“哈伯特模型”的理论预测大致是吻合的。再后来,尽管美国石油产量的下降趋势曾因为阿拉斯加北坡油田的发现在1977~1985年被短暂逆转,但是除此之外,直到最近的“页岩油气革命”,美国的石油产量始终呈下降趋势,没有与“哈伯特模型”的预测发生趋势性背离(见图4.1)。

图4.1 美国石油产量(1965~2015年)

从2009年开始,由于页岩油开采技术的成熟,新兴页岩油气行业蓬勃发展,美国石油产量开始迅速增加。2008年美国的石油产量为679万桶/天,2015年增加到了1270万桶/天,7年间增加了几乎一倍。2015年的产量已大幅超过了1970年的历史产量峰值。

在中国,围绕“石油峰值论”的研究也有不少。公认的开创性研究者当属翁文波先生。翁文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他于1984年出版了《预测论基础》一书,在书中指出“任何事件都有‘兴起—成长—鼎盛—衰亡’的自然过程”,认为石油资源也存在同样的规律,并以此作为“石油峰值论”的哲学基础。翁文波提出的“泊松旋回模型”[3]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预测油气田储量和中长期产量的数理模型,也被称为“翁氏模型”。在此之后,又产生了大量研究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的相关文献[4]

中国石油峰值研究小组的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的石油产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在2010~2020年,峰值产量为1.9亿~2.0亿吨[5]。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庞雄奇在2007年10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发言指出,当时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中国的石油峰值将在2015年出现,峰值产量为每年1.9亿吨[6]。不过,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数据,2015年我国的原油产量已经超过了这一前期预测,达到2.1亿吨。

关于全球石油峰值,不同机构得出的测算结果相差很大。国际能源署(EIA)按照石油储量和产量年均增长率的不同预期,分别给出了12种不同情形下石油峰值产量和到来时间的估计结果(见表4.1)。在最悲观的情形下,世界石油峰值将于2021年到来,峰值产量约为485亿桶;在最乐观的情形下,石油峰值则要到2112年才会到来。中国石油大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四位研究人员2006年根据广义翁氏模型的预测结果研究并指出,世界石油的峰值产量将在2020年前后出现,峰值产量为每年40.3亿吨[7]。不过,根据英国石油(BP)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石油产量也已经超过了这一预测值,达到了43.6亿吨,大约相当于335亿桶。

表4.1 国际能源署(EIA)对不同参数设定情形下世界石油峰值的估计结果

“石油峰值论”的高潮

科林·坎贝尔(Colin Campbell)是哈伯特石油峰值理论的主要继承者和发扬者之一。在他的牵头组织下成立了一个名为“石油峰值研究协会”(ASPO)的组织,专门探索、研究和宣传石油峰值的相关理论。“石油峰值研究协会”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挪威、中国、南非等20多个国家都有组成机构。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预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系统的专业性学科。参与该学科研究的既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也有石油企业的研发部门;既有科学家、工程师参与其中,也有经济学家、投资分析师参与其中。根据中国石油峰值研究小组秘书长冯连勇的统计,目前全世界专门以石油峰值为主题的网站就多达200个[8]

1998年,科林·坎贝尔发表了一份研究成果,认为廉价石油时代必将终结[9]。他的预言很快得到了验证。在2000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国际石油价格从不足20美元/桶持续、快速地攀升到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140美元/桶。

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壳牌、道达尔、雪佛龙五大国际石油公司的产量在2004年达到峰值,随后几年的产量一直没有超过2004年[10]。2005年,在这五家公司中,只有雪佛龙的“原油储量接替率”大于1,其他四家公司的“原油储量接替率”均不到1。这似乎表明,当时的储量消耗已经超过了新增的探明可采储量。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于石油峰值的担忧在2004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间的一段时间内达到了高潮,“廉价石油时代一去不复返”开始成为主流观点。2005年4月,石油峰值研究协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了年度大会[11]。在这场有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大会上,大部分组织者和参与者认为石油峰值将在接下来10年之内出现,随后开始迅速下降。当时很少有人怀疑或者反对这一观点。企业、政府、投资者高度重视,纷纷抓紧时间制定策略,想办法应对未来油价的继续攀升。

然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石油价格急速跌回到30美元/桶上下。尽管在2009年到2014年6月再次反弹至高位,但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又迅速跌到低谷。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不仅因为金融危机之后的需求低迷,而且因为石油可探明储量在持续增加,生产能力超出需求量(见图4.2)。

图4.2 全球石油可探明储量及储采比(1980~2015年)

1980年,全球石油可探明储量不到7000亿桶,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6万亿桶,增加了一倍还要多。从全球来看,当前的石油“储采比”也远高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平,尽管最近几年略有下降。2015年,全球石油资源的储采比为50.7,而1980年这一数字仅为29.7,1990年这一数字也只有43.1。

于是,主流的观点又开始认为石油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处于低水平均衡。宣扬“石油峰值论”的声音一时间也很少听到了。

整体而言,“石油峰值论”在针对特定油田的个别研究上或针对特定国家的国别研究上做出的预测基本上可以称得上差强人意,对于行业、市场、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意义,虽然并非完全可靠。但是,从上文列举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如果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石油峰值论”的预测并不成功。随着全球范围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越来越多,“石油峰值论”的早期研究结论也不断被实践发展推翻。

科学分析还是心理作用

梳理分析有关“石油峰值论”的研究,会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每当国际石油价格低迷的时候,“石油峰值论”的研究则相对就比较少,受到的认可度也会比较低;而每当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升、处于高位的时候,“石油峰值论”的研究往往比较盛行,也更容易受到石油行业的认可和大众舆论的追捧。

那么,在这些关注和认可中,究竟有多少来自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判断?又有多少来自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心理作用?这一点并不明确。

事实上,地球上的石油总储量究竟有多少?石油峰值会不会到来?什么时候到来?这些问题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模型假设、参数设定、数据来源等因素的差异,“石油峰值论”的众多相关研究给出的结果都只能是一个估计值,而不是确定性的结论。甚至不同的模型给出的测算结果之间也大相径庭。即便在学术界内部,关于“石油峰值论”的质疑和争论也从来就没有停息过。例如,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的世界能源工程项目主任Thomas Ahlbrandt就认为石油峰值不会像“石油峰值论”支持者预言的那样很快到来。哈佛大学的Maugeri Leonardo教授200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石油时代还远未终结[12]

不过,尽管存在争论,但在主流的学术讨论中,研究者们基本上保持着如下两点共识[13]:其一,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而地球上真实存在的石油总储量是有限的;其二,这意味着,石油峰值早晚有一天终会到来。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也有人对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提出了质疑。“石油峰值论”的理论基础是石油作为一种“化石燃料”是远古动物的遗体埋藏在地下之后经历千万年生物化学反应演变而来的,因而是不可再生的。而质疑者从根本上否认这一点。他们认为,石油是化石燃料的“生物起源论”仅仅是一种假说,并没有充足的理论证据[14]。质疑者提出了针锋相对的“非生物起源论”,认为石油与远古生物没有联系,而是地球深处的一种“太初物质”。不过,直到目前为止,这一观点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规范、严谨的科学研究的验证,兹不做赘述。

科学的局限性还是骗局

对于全球范围内已探明石油储量不断增加、多次推翻“石油峰值论”前期预测结论的现象,有以下两种解读。

一种观点认为,“石油峰值论”是科学家在特定时间点上,基于当时人类对地质科学的有限认知提出来的,由于当时的认知条件有限,所以得出的预测结论与事后结果出现不一致是正常的。这是科学发展的常态。尽管事后看来,实践发展推翻前期理论预测结论的确表明之前的理论出错了,但这恰恰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石油峰值论”完全是一个骗局——石油公司为了抬高油价,从而买通科学家,主观炮制出这样一项所谓的“科学研究结论”。这种观点在一些鼓吹“石油阴谋论”的书籍中较为普遍。例如,在《石油战争》一书中,作者就特别指名道姓地提出了哪家石油公司、哪位科学家参与了这一骗局的设计,认为这些科学家是“石油巨头打造出来的专家”[15]

坦白地说,对于“石油峰值论”是骗局的说法,很难百分之百地证伪、推翻。因为这是一项基于“动机”的指控。而动机从本质上讲就是无法证实或证伪的。的确,有关“石油峰值论”的相关讨论直接牵扯国际石油公司的切身利益,从动机上无法排除上述指控的可能性。郝鸿毅等人的综述性研究也表明,五大国际石油公司在对待“石油峰值论”的表态上,“真相与谎言并存”“既有实事求是的理性分析,也有利益驱动的非理性思考”[16]。这里,我们引用一句古对联[17],尽管这副对联与石油经济没有直接联系,是一句题外话,但对于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认识论来看待“石油峰值论”而言,或许具有借鉴意义: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这副对联是说,判断是否“善”,要以心论;而判断是否“恶”,要以行论。对联中的“迹”也就是行为、行动的意思。这副对联如果直译为现代的话,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孝顺,不能以他给了父母多少钱、买了多贵的车、建了多大的房子、创造了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作为标准,如果以这些行为作为标准的话,那么贫穷人家就不会有孝子了;相反,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恶人,则要以他有没有做出烧杀淫掠这样的恶行作为标准,而不能以他有没有动邪念、有没有恶的心理活动作为标准,如果以没有邪念、没有恶心作为标准的话,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完人了,因为人人都存在邪念。

这是我国古人悟出的道理。有趣的是,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法治理念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根据现代法治理念,判断一个人是否违法、犯罪,依据的是他的行为、行迹有没有触犯法律,而不是看他的心理活动是不是恶的[18]。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认为,这也是“市场的逻辑”。

基于同样的道理,作者认为,以阴谋论的观点来看待“石油峰值论”,意义并不大,不仅如此,阴谋论观点对于企业的决策和政府的能源政策制定也是有害无益的。

悲观派与乐观派

总体上,与“石油峰值论”相关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派观点。这里分别加以简单概括。

悲观主义的观点往往认为石油峰值在短期内就会到来,而石油产量一旦开始下降,必然会引发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进而导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悲观派看来,优质的商业开采价值高的油气田都已经被发现,有的正在开采,有的已经枯竭,而剩下的油气田开采困难、商业价值低,不少是位于北极或者深海之下。

乐观主义的观点则认为石油峰值并不会很快到来。在持乐观主义观点的人中,虽然大部分也承认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总储量是有限的,使用一点就会减少一点,但他们认为距离石油枯竭的日子还很遥远。他们认为,现在人类已经探明的可采储量只是地球上全部石油储量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石油尚未被人类勘探到,或者即便勘探到了但不具有经济上的采掘价值。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新油田会被发现,探明石油储量还将增加;而且技术革新和石油价格的上涨还会使得一些原先不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资源变得具备开采价值。有些乐观主义者还认为,即便将来石油峰值邻近,人类也能在此之前找到相应的替代能源,而不会爆发能源危机。

站在目前的时点上来看,乐观主义的观点似乎更胜一筹。但这显然不是故事的终点,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石油行业的变革,悲观派和乐观派之间的争论还将持续。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