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汽车白车身磷化处理过程控制
- 磷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为了保证和提高汽车涂漆质量,在汽车白车身进行涂装前,应采用磷化技术对白车身内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将从磷化原理人手,探讨磷化处理的过程控制。 <BR>
-
1970-01-01
乳化技术在微量铅分析中的应用
- 以司班一80(Span-80)与吐温一20(Tween-20)为复合乳化剂, 将轻质石 油产品分散成均匀的油水乳化液。然后,直接喷入空气一乙炔火焰中进行测定。本方法简单、快速,乳化液稳定时间长。回收率97~103,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本 法测定结果与经典的络合滴定法基本一致。 <BR>
-
1970-01-01
浅析重油催化裂化原料变重的措施与对策
- 通过对RFCC装置因结焦造成停工过程的分析和操作条件的比较,提出在原料变重的情况下装置应进行以下调整减少原料波动、提高雾化蒸汽量、调整预提升蒸汽、选用适宜的催化剂、优化分馏下部操作和改进设备等方法。 <BR>
-
1970-01-01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
- 分析和对比了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的特点和主要组成,概述了加氢异构脱蜡的反应机理,并指出了今后催化剂和工艺的发展方向。
-
1970-01-01
羟基硅油乳液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介绍了羟基硅 油乳液的种类及特性,叙述了羟基硅油的常规乳液、微乳液和细乳液的制备方法,叙述了其在纺织柔软剞、皮革光亮剞和滑爽剂、防水剂和纸张柔软剂等方面应用。认为研究如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进行微乳液聚合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羟基硅油乳液聚合的发展方向。 <BR>
-
1970-01-01
润滑油糠醛加助溶剂精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国内外润滑油糠醛加助溶剂精制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在糠醛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轻质烃、环氧氯丙烷、脱酸助剂、脱氮助剂、DMF等的研究结果,认为润滑油糠醛加助溶剂精制技术将是今后润滑油精制的发展方向。 <BR>
-
1970-01-01
氢氰酸法合成高品质原甲酸三甲酯
- 以氢氰酸、甲醇、无水氯化氢为原料,在溶剂R1存在下经成盐、醇解、精馏制备原甲酸三甲酯,总收率可达80%。成盐反应的最佳工艺为 投料配比n(HC N)n(CH,OH)n(HC1)=11.051.15,反应温度一15~5℃,反应时间10h,体系W(H0)<0.2%,在该工艺下,HCOCHNH·HC1的收率达87.1%,残留氰根(HCN<0.1g/L;醇解反应的最佳
-
1970-01-01
噻吩、苯和正辛烷在NaY和OeY分子筛上的热脱附
- 采用智能质量分析仪(IGA),利用程序升温脱附法(TPD)研究了噻吩、苯和正辛烷在NaY 和CeY分子筛上的热脱附行为,测定了升温速率为15K/rain时3种吸 附质在NaY和CeY上的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曲线。结果表明,3种吸附质在NaY上脱附比较容易,苯和正辛烷在CeY上脱附也很容易,但噻吩在CeY上脱附
-
1970-01-01
轻烃异构化新工艺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 在分析轻烃异构化反应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轻烃异构化新工艺,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将异构化反应系统分成前后两部分,可以根据C5与C6烷烃的异构化反应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操作条件。将新工艺与一次通过工艺和脱异己烷工艺进行了比较,正构烷烃的异构化率及异构化产品的辛烷值均有明显
-
1970-01-01
三氟乙醇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 介绍了三氟乙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叙述了三氟乙醇的不同合成方法及其在医药、溶剂、热力工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应利用134a已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有利时机,深入研究其中间体三氟氯乙烷水解合成三氟乙醇的工艺, 争取早日实现三氟乙醇的清洁生产。 <BR>
-
1970-01-01
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 综述了世界各国生物柴油开发及应用现状、各国为发展生物柴油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主要的油料资源。重点介绍了我国生物柴油研究开发现状及产业化情况、我国为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制定的相关法规及扶持政策和我国能源油料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现状,指出了我国生物柴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970-01-01
燃料型减压塔汽提段工艺参数对拔出率的影响
- 探讨减压塔汽提与闪蒸的关系, 分析汽提对蜡油拔出率及减压渣油中5 0 0。 c以下馏分含量等技术指标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和现场数据说明,汽提段内采用填料较塔盘更具优势。与塔盘相比,填料具有压力降小、理论板数多的特点, 可以显著提高拔出率,降低减压渣油中500。 c以下馏分含量基于汽提
-
1970-01-01
生物催化技术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 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是当今手性合成方法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生物催化技术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1970-01-01
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 太阳电池可以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变为电能,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具有廉价的原材料和简单的制作工艺以及稳定的性能等优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太阳电池。本文对这种电池的发展,特点及其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1970-01-01
溶剂萃取法从氟硅酸中除砷的研究
- 用某几种中性磷类萃取剂和胺类萃取剂,助萃剂,磺化煤油稀释剂,对用溶剂萃取法除去氟硅酸中的砷展开基础性研究,寻找合适的萃取剂及相关工艺条件。
-
1970-01-01
石蜡烃择形异构化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 介绍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石蜡烃择形异构化(WSI)技术的工艺试验及低压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WSI 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好等特点。 <BR>
-
1970-01-01
溶胶凝胶法Ⅳ,Ⅳ-二甲基甲酰胺对多孔炭孔隙结构的影响
-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模板硅源,蔗糖为碳前体,添加N,N-甲基甲酰胺 (DMF)作为控制干燥化学助剂(DCCA),运用溶胶凝胶(Sol—Ge1) 法制备多孔炭材料。通过SEM和低温N2等温吸脱附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优选工艺条件后,成功地制得了无龟裂混合干凝胶,溶硅去模后多孔炭材
-
1970-01-01
世界硫资源供需形势分析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基于硫供需现状的分析表明,世界硫的需求与生产同步增长,且近几年化肥、纺织、轻工等行业硫磺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作为中国硫酸需求第一大户的化肥行业其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加强国内硫资源的利用以及确定适宜的硫资源进口配比都是非常必要的。 <BR>
-
1970-01-01
叔丁醇共溶剂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 利用叔丁醇作为共溶剂可使棕榈油、甲醇和催化剂形成均相体系,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实验以棕榈油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带夹套的玻璃反应器内进行反应。考察了共溶剂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获得
-
1970-01-01
舒巴坦匹酯有机溶剂残留检测方法
-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舒巴坦匹酯新生产工艺中有机溶剂残留。3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0.9999,平均回收率95.5%,RSD小于5%。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新生产工艺舒巴坦匹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BR>
-
1970-01-01
天然气化工的应用研究进展
- 根据天然气化工利用的两条技术路线,综述了合成气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催化部分氧化制气的研究现状以及天然气直接转化为产品甲醇、乙烯与乙炔等的研究情况。
-
1970-01-01
水蒸汽法蒸氨节能分析
- 对水蒸汽法蒸氨系统进行节能分析,通过对二次蒸汽的回收利用和蒸氨废水的热量回收,降低了蒸汽单耗。利用化工模拟软件对蒸氨装置进行模拟,为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