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虑工艺装置区内的设备布置时,要以设备的功能为出发点,结合本工艺过程的具体情况,从原料进厂、经过生产到成品贮存,以不交错为原则,确定装置设备的布置方式。具体要点为
①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运转的要求,按照工艺过程、运转顺序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规划设备的安装位置。
②按照投料生产、中间产品以及成品产出的顺序进行布置。工艺装置区要与罐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可以简化配管,安全生产。
③接运原料区和产品发送区要分开设置,以免互相干扰。
④凡是装有可燃性流体、且有泄漏危险的装置,要布置在火源的下风位置。这样在此类装置万一发生故障、可燃性物质漏泄外流时,有可能避免火灾和爆炸的重大事故。
⑤凡是办公室一类的人员集中的建筑物或车间,要布置在远离危险区的位置上。各工区和各单元装置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中间留有空地。这样做可以避免灾害的扩大,把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2) 具体的规划方式
①工厂管理部门的办公建筑物要布置在工厂的管理区。管理区与生产区之间应设隔离墙。
②辅助生产区尽可能集中设置。机修厂和研究室要远离罐区和工艺装置区。机修厂要布置在干管接点和公用道路附近的地点。如果不可避免,要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尽量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③公用设施区要设在远离工艺装置区、罐区和便于保卫的位置上。以免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中断水、电、汽等的供应。由厂外进入厂区的公用工程干管不要通过危险区; 如果不能避免,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要从将来扩建的角度考虑,留出备用空地。
锅炉设备和配电设备可能会成为引火源,所以要设在使用可燃性流体设备的上风位置上。
冷却塔不要设在生产装置或高大建筑物的上风位置,不要靠近铁路、公路或其它公用设施。大型冷却塔会产生很大的噪声,所以要设在不会影响附近居民的适当位置。
④生产区应与居民区 (住宅、学校、医院等) 、公路、铁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生产区中的各种装置应根据工艺流程和装置功能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并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规划成适当的区块,并应考虑到将来扩建的需要,留出备用空地。
用于危险性反应和在超高压条件下运转的危险性大的单元装置,应设在即使发生危险也不会威胁其他单元装置的位置上。
⑤罐区。要和办公室和辅助生产区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罐区、工艺装置区和公路之间要留出有效的空地。罐区最好设在较比生产区略低的地带,决不允许设在高坡上。为了防止灾害扩大、有利于救灾活动,应在各罐区和各个贮罐之间按规定留出空地,并设置拦液(油)堤。
全厂性高架火炬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宜位于工艺装置区的下风侧。
⑥装卸设施区。用于接运原料和发送成品的装卸设备应规划在能够充分利用厂区周围运输设备的位置上。在各装置之间应该规划最合理的交通运输路线,尽量避免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交叉和迂回运输。
成品库、装灌站和装运站等机动车辆进出频繁的设施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区外靠近海港和公路的位置上,不得规划在必须通过工艺装置区和罐区的地带,并应与居民区、公路和铁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