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 泄压

2016-06-05 00:00:00 来源:互联网化工百科 编辑:化工安全技术手册人评论

A-A+

在爆炸初始阶段或爆炸扩展时,采取的使原来密闭的装置暂时地、或持久地向无危险方向敞开的一切措施均属于爆炸卸压措施。

爆炸卸压分容器卸压和房间卸压。容器卸压详见第4章。

1. 厂房泄压

室内最大允许压力Δp=0.15kgf/cm2、排除燃烧产物的时间t=0.18~0.20s时,厂房泄压面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室内容积与泄压面积之比。

式中 K——与燃烧有关的系数,一般在0.75~0.83之间;

C——气体混合物在室内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式中V——事故当时在房间内危险气体式蒸气可能达到的体积m3;

β计量——气体式蒸气与空气混合后的计量浓度。当气体在室内扩散程度达到最大时可认为C=100%;

V——房间体积,m3;

T爆炸——爆炸时的最高温度 (K) ,为燃烧最高温度理论值的0.9倍,即T爆炸=0.9×T理论;

ΔVt——1m3计量浓度气体混合爆炸后得到的体积量。

式中 T——初始温度, K;

m——爆炸后燃烧产物的克分子数;

n——爆炸前混合物的克分子数。

公式计算的基本条件:

甲烷、乙烯、氢、丙酮、乙炔、苯、乙烷、丙烷、乙醇、氨等爆炸混合物采用11~13%的泄压面积。

美国和日本将厂房爆炸危险分为四级,相应的泄压面积见表2-50。

2. 抑制爆炸装置

该装置在爆炸的初始阶段就可约束和限制燃烧爆炸的范围,防止容器里出现不允许的高压、借以保护容器免遭破坏,人员免受伤亡。

该装置由能检测初始爆炸的传感器和压力式的灭火剂罐组成。灭火剂罐通过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灭火剂均匀地喷射到被保护的容器里,扑灭燃烧控制爆炸的发生。这种装置在停电后的一定时间内仍能继续工作。

表2-50 厂房爆炸危险等级与泄压比值

 厂房爆炸危险等级泄压比(m2/m3)

弱级 (颗粒粉尘)

中级 (煤粉、合成树脂、锌粉)

强级 (干燥室内的漆料、溶剂蒸气、铝粉、镁粉等)

特级 (丙酮、汽油、甲醇、乙炔、氢等)

0.0332

0.065

0.22

尽可能大

弱级 (谷物、纸、皮革、铅、铬、铜等粉尘)

中级 (木屑、炭屑、奶粉、锑、锡、等粉尘、乙烯树脂、尿素、合成树脂粉尘)

强级 (充满煤气的淀粉、油漆干燥或热处理室、醋酸纤维、苯酚树脂粉尘、铝、

镁、锆等粉尘)

0.0334

0.0667

0.2

特级 (丙酮、汽油、甲醇、乙炔、氢等)>0.2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