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三层标准数据矩阵综合操作程序方法的研究
  • 为设计稳定、优化的化工操作程序,提出全新的基于两步法的三层标准数据矩阵综合操作程序方法。此方法弥补了两步法在求解操作路径上的不足,在求解操作路径上引人最优控制原理,从理论上提出严格的数学模型,用求解最优进料速度的例子证明求出的操作路径具有合理、优化性,为综合操作程序
  • 1970-01-01 酸性气管线系统优化设计
  • 介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石化总厂原火炬系统酸性气管线易产生积液堵塞现象并分析其原因。通过酸性气管线重新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并增加积液自动回流线,使积液密闭安全自动返回到酸性气分液罐,不再排放积液。此方法解决了酸性气管线积液堵塞问题,大大减轻了工业污染。 <BR>
  • 1970-01-01 双环戊二烯马来酸单酯的合成及工艺条件优化
  • 双环戊二烯马来酸单酯(DHCM)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单体,用于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不仅具有优异的气干性和低收缩率,而且产品色泽较浅,无胶凝颗粒、贮存稳定性好。该文研究了以顺丁烯二酸酐(MA)、双环戊二烯(DCPD)和水为原料合成DHCM的工艺,探讨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 1970-01-01 碎片常数法估算取代苯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 利用36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已测定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优化得到22个基团值和7个校正因子。包括苯基、烷基、含氧基、含卤基、 含氮基等,使用校正因子对同一苯环上的多个取代基团的影响进行修正。采用碎片常数法36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的进行估算,1g的估算值与文献值的平
  • 1970-01-01 双氧水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 介绍了双氧水的生产方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双氧水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我国双氧水生产的一些建议。 
  • 1970-01-01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及新技术
  • 在工业、运输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对柴油的消耗与日俱增,因此人类面临柴油燃烧后的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2大难题。所以寻找环境污染小,可再生的能源的任务刻不容缓。生物柴油便是这样一种能源,它来自可再生的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并且能降低空气污染物以及O的排放,目前
  • 1970-01-01 双氧水氧化法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CBS的中试研究
  • 该文通过对促进剂CBS小试所确定的工艺路线进行了200t/a的中试实验, 完善和改进了有关技术,确定的最佳中试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n(促进剂M)n (环己胺)=1(1.75—2.0);n(促进剂M)n(H0)=1(1.25~1.3);氧化温度 45~50℃;氧化时间4.5~5.0h。稳定运行结果表明,产品熔点≥97℃,收率以 M计达到93%以上,产
  • 1970-01-01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论述了生物柴油各种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化学催化酯交换法、生物法以及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BR>
  • 1970-01-01 碳酸钙结垢行为中临界过饱和度的变化
  • 考察了溶液温度、结垢离子接触时间、阻垢剂种类及含量对碳酸钙结晶时临界过饱和度(CSSR)的影响,并通过经典的晶体均相成核理论分析了加入阻垢剂后碳酸钙结晶时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了水垢试样中碳酸钙的形貌和晶型。实验结果表明,碳酸钙溶液的
  • 1970-01-01 水热法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镍及其光催化性能
  • 采用水热法制备片状纳米NiO,用XRD和TEM对样品的晶型及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以蒽醌染料KNR为对象,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催化剂热处理温度、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染料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NiO催化剂能显著降解蒽醌染料KNR,且能重复利
  • 1970-01-01 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生物活性炭技术结合并优化了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两种作用,在水处理和废气治理等方面显示了突出的效果。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BR>
  • 1970-01-01 碳酸钙填充塑料成本分析
  • 酸钙粉体经过活化、造粒处理填充到聚乙烯薄膜,可使填充制品成本降低。随着填料的增加,其加工性能逐渐变差,单位质量塑料产品体积减小。经测算,使用填充剂后成本的降低足以弥补因体积减小产生的损失。对于薄膜制品而言,填充量小于10%效益增加不明显;超过30%则不容易稳定成膜,影响成品质量
  • 1970-01-01 水溶性两性共聚物的表征及其溶液性质
  •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一Ⅳ,Ⅳ一二甲基一Ⅳ一丙磺酸胺盐(D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PS)。采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对该两性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乌氏黏度计对
  • 1970-01-01 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研究进展
  •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热裂解的动力学模型现状,比较了生物质及其主要组分的裂解动力学。从中得出多组分和双组分动力学模型对开发生物质高效燃油和气化技术有着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 1970-01-01 特殊条件下的一段炉升温方法
  • 在修复一段炉过渡段保温材料时,由于停车检修时间较长,一段炉炉膛及过渡段降温较彻底,造成一段炉催化剂无法保温。为此采用一段炉先点火的升温方法,可提前恢复生产8h,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BR>
  • 1970-01-01 水蒸气活化再生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
  • 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气流量对再生后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1000℃,活化时间60min,水蒸气流量2.2 3g/min。该工艺条件下再生活性炭的碘吸附值1174.37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0 0mL/g,得率为62.87%。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指标达到国家一级品的标准,其中
  • 1970-01-01 提高丙烯腈装置精制回收率的方法
  •    分析丙烯腈装置精制回收率不高的原因。根据生产实际,优化工艺流程,同时对部分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 1970-01-01 水中环境条件对污水深度超滤过程中膜污染的影响
  • 以二级处理水为原水,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二价金属离子等水中环境条件以及有机物亲疏水性质对超滤膜过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中pH值较低或较高时,都会促使膜过滤前期通量的衰减,其中低pH值(pH为3)时,通量变化最大,而过滤后期衰减趋势均减慢并逐渐趋于平稳;(2)水中离子强度越大,膜
  • 1970-01-01 室温离子液体[bmim]beS的萃取脱硫性能
  • 选择水溶性的离子液体bmimBeS作萃取剂,对模拟油品中的4种含硫有机物噻吩2.甲基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进行了萃取,确定了适宜的萃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brninBeS对含硫化合物的萃取平衡时间只需3min;适宜的操作温度为40~50℃。在室温下以溶剂比为11对模拟体系进行4级错流萃取,脱
  • 1970-01-01 天然沸石和硅酸钙滤床的脱氨除磷效能
  • 用天然沸石和硅酸钙为介质的过滤装置处理含氮磷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研究天然沸石和硅酸钙材料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试验,得出了天然沸石粉末对氨氮和硅酸钙粉末的磷酸盐吸附容量分别为5.76gNI-L+-N/g沸石和60mgp043-P/g硅酸钙。并通过此装置研究了天然沸石、硅酸钙去除氨
  • 1970-01-01 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
  • 四丁基脲(简称TBU)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对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系统介绍了合成四丁基脲的方法,归纳分析目前生产四丁基脲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BR>
  • 1970-01-01 天然气净化厂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 简要描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近十年引进的天然气净化装置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基本情况、各引进装置的运行情况以及相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情况。阐述了天然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