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工艺进展术
- 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 炼焦和精制焦炉煤气过程产生的焦化废水带来的污染一直严重,焦化废水处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环境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主要从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的角度,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脱氮工艺、新型反应器工艺、生物强化技术工艺和
-
1970-01-01
邻苯二酚技术进展与市场分析
- 分析了国内外邻苯二酚生产和消费状况。介绍了邻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目前其主要的生产方法为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
1970-01-01
聚乙二醇二甲醚脱碳液污染原因分析及其净化
- 论述了NHD脱碳液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介绍了目前净化处理NHD脱碳液中固体杂质的各种方法。针对这 些净化处理方法的弊端,本文提 出了新型的NHD脱碳液净化处理技术,并进一步阐述了该新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 用。 <BR>
-
1970-01-01
硫化物在纳米HZSM一5催化剂上催化转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研究了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硫化物类型和含量,特别考察了各种硫化物 在纳米HZSbl一5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性能,并探讨了硫化物的加氢脱硫转化机理。结果表明FCC汽油中硫化物主要为硫醇、噻吩、烷基取代噻吩和苯并噻吩等,其 中,烷基取代噻吩占总硫化物的65%一73%。在纳米HZSbl一5催化剂作用
-
1970-01-0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
- 硝酸锌和尿素的浓度、反应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种类都是影响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时,控制硝酸锌的浓度0.6~0.9mol/L,尿素的浓度2.6~2.8mol/L,反应温度95℃,加入表面活性剂能制备出粒径在40--70nmZnO。 <BR>
-
1970-01-01
硫酸氢钾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
- 应用硫酸氢钾为催化剂,肉桂酸与异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肉桂酸异戊酯。考察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问时酯产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氢钾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 用;最佳反应条件为n(肉桂酸)n(异戊醇)n(催化剂)=l190.74,反应时间 3
-
1970-01-01
空分装置辅助冷凝蒸发器的修复
- 分析了空分装置中辅助冷凝蒸发器的结构和引起辅冷发生泄漏的几种因素;采用的查漏方法,根据铝材的焊接特点选择交流氩弧焊进行修复,并采取增加硬件设施和完善操作规范的预防措施。修复投入使用,氧气纯度达99.5%以上。 <BR>
-
1970-01-01
焦油馏分添加剂对庞庄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 利用焦油馏分中的有效成分合成出水煤浆萘油添加剂与蒽油添加剂,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萘油、蒽油添加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推测出萘油、蒽油添加剂主要为含有一CH一,一SO3-等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以纯萘磺酸缩甲醛、萘油添加剂及蒽油添加剂分别对庞庄煤进行制浆实验,结果表明萘油添
-
1970-01-01
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 制备了对水稳定性好、带一sOH官能团的咪唑丙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 并以其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考察了离子液体的用量、醇与油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及离子液体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n(甲醇)n(大豆油)=121、反应
-
1970-01-01
进料温度对整个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的影响
- 对于无取热设施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进料温度对反一再系统热平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靠降低反应进料温度来维持反一再系统热平衡有一定的局限。由于雾化效果变差和剂油比增加导致焦炭产率增加,烧焦放热将会超过由反应进料温度降低而少带人反应器的热量,因此降低反应进料温度有一
-
1970-01-01
煤的水分测定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在详细介绍煤中水分分布的基础上,提出某些企业和个体化验室在煤质检验工作中由于没有严格执行GB/T212标准,忽视分析水分对煤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造成同一样品检验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产生煤炭质量纠纷。 <BR>
-
1970-01-01
锂盐改性层状结晶二硅酸钠合成及应用研究
- 研究了用锂盐和CTMAB改性制备新型无磷洗涤助剂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摩尔比(SiCTMABLi=4012),泡花碱(SiOD/n(Na2 o)=2.O0±0.05,喷雾干燥粉含水低于1296(质量分数),焙烧温度715℃、时间 <BR>30min,所得产品的钙离子交换能力大于370mg/g,镁离子交换能力大于400mg/g,并将
-
1970-01-01
具有二次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筛二次介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展。以不同手段在现有分子筛的基础上制备二次介孔,是目前常用微孔一介孔复合孔结构分子筛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可分为高温热处理、水蒸汽热处理、碱处理、酸处理、化学试剂处理和二次合成等。二次介孔的应用以工业催化领域为重点,
-
1970-01-01
煤的物理性质与电力生产
- 主要介绍煤的一些物理性质在其燃烧时产生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煤质对电力生产的影响。
-
1970-01-01
利用前置式废热锅炉实现联醇生产吨甲醇产吨汽的工艺技术研究
- 分析了联醇生产的热回收现状,介绍了带前置锅炉联醇合成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通过十几套不同规格生产装置的使用,证明该流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内中小型合成氨企业联产甲醇降低能耗及对反应热进行合理回收的要求,生产 1t甲醇可回收低压蒸汽1000kg左右,吨甲醇生产成本降低60元以上。
-
1970-01-01
聚氨酯软泡有机硅匀泡剂的组成研究
- 经烯丙基共聚醚和含氢聚硅氧烷的硅氢化反应,在氯铂酸催化剂作用下合 成了硅一碳型聚氨酯软泡有机硅匀泡荆。确定其最佳结构组成为二甲基硅氧烷链 节数州=80,含氢硅氧烷链节数=9,三种不同烯丙基共聚醚PE—A、PE—B及PE—C摩 尔分数分别为25%,45%及30%。结果表明产品性能、发泡效果与美国L
-
1970-01-01
煤气交换机PLC控制技术的应用
- 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技术在5.5m焦炉JM一3型煤气交换机上的应用情况详述了PLC选择、开关量建立、模块配置、控制过程、硬件措施和软件设汁等。应用PIC控制技术后,实现了交换程序紊乱保护,使煤气交换机电控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BR>
-
1970-01-01
连续重整装置换热系统的改造
- 针对中国石油抚顺石油三厂连续重整装置加热炉负荷不能适应新的苛刻度要求及换热系统压降过大的现状,采取更换高效换热设备等措施,降低了加热炉负荷和系统压降,有效促进了反应苛刻度提高,为同类装置的改造及新装置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BR>
-
1970-01-01
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料的研究开发
- 研究了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料的添加剂体系,主要是抗氧剂体系、抗静电剂体系和开口剂,爽滑剂体系;在抚顺乙烯PP装置上采用国产催化剂进行了二元共聚专用料的试生产并进行了加工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生产的专用料成膜性与进口料相当,指标全部合格,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BR>
-
1970-01-01
煤炭微生物转化技术研究状况与前景分析
- 笔者从煤的成因及结构着手,阐述了煤溶解的几种机理、溶煤微生物菌种选择、可被微生物溶解的煤、微生物溶煤产物的性质及结构特点、微生物溶煤产物的应用,探讨了煤的微生物转化研究的现状。指出寻求与培育出高效菌种、探索溶煤产物的新用途及从煤产物中分离抽提出高附加值的化工品是
-
1970-01-01
两种3,5一二氨基苯甲酰氨基脂肪酸的
- 以3,5一二硝基苯甲酰氯、4一氨基丁酸和11一氨基十一烷酸为原料,合成了两种超支化聚酰胺AB型单体—4~(3,5一二氨基苯甲酰氨基)丁酸和11一(3,5~ 二氨基苯甲酰氨基)十一烷酸。改进了含有两个硝基的羧酸类化合物还原成氨基酸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钯炭催化加氢还原,简化了实验操作及后处理,产
-
1970-01-01
煤液化油模型分子结构的研究
- 对神华煤在连续液化装置的加氢液化油(试样1)和实验室获得的液化油(试样2)进行了模型分子结构的研究。通过元素分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核磁共振谱图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分析,得到了两种液化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式和相关的结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推测了模型分子的结构。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