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旋转填充床脱除空气中水的研究
  • 以三甘醇(TEG)为吸收剂,用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含水蒸气的天然气,在旋转填充床(RPB)中进行脱水实验。研究了TEG流量及纯度、空气流量RPB转子转速对脱水后空气露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露点随TEG流量的增加和RPB转子转速的增大而降低;TEG纯度对空气露点的降低有较重要的作
  • 1970-01-01 油品粘度分析的研究
  • 通过对油品粘度种类及分析方法的阐述和讨论,确定了用毛细管粘度计分析油品运动粘度作为适合炼油厂工业分析油品粘度的使用手段,并且通过对油品的采样分析,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BR>
  • 1970-01-01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生产和应用
  • 由柠檬酸和正丁醇在复合催化剂存在下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它再与醋酐于复合催化剂下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柠檬酸与正丁醇的物质量之比为13.5,于100℃~130反应,催化剂质量为柠檬酸的0.8%,反应时间2.8h,酯化率>99.4%,纯度>99.5%;乙酰化最佳反应条件为柠檬酸三丁酯与醋酐物
  • 1970-01-01 延迟焦化装置分馏系统改造
  • 通过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分馏系统的工艺模拟计算,优化了工艺流程,在分馏塔脱过热段部分采用抗堵格栅填料和抗堵分配器专利技术,并增设蜡油侧线汽提塔。结果表明,处理量提高了25%,循环比由原来0.60降为0.53渣油中360oC以下馏分质量分数由原来的15%降低到7%以下;柴油与蜡油馏分
  • 1970-01-01 油 田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进展
  • 大多数油田都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采出水量也大幅增长,而油田采出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含油污水。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考虑,如何经济,有效地对含油污水处理是目前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含油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设备的研究,对油田
  • 1970-01-01 阳离子淀粉醚化剂CHPTA的合成
  • 研究了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改性淀粉醚化剂3一氯一2一羟丙基三甲基氯化胺(CH)。通过系统实验研究,考察在季铵型催化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作用下(用量为2.0 .%),反应温度40℃,反应4.5h,原料配比为(环氧氯丙烷)n(三甲胺 盐酸盐)=1.001.08时,醚化剂产品收率达98%以上,其中环氧氯丙烷(ECH)
  • 1970-01-01 有机硅精细化学品的应用现状
  • 介绍了中国有机硅市场的需求情况,列举了制作精细化学品的有杌硅化合物和部分常见的有机硅精细化学品,如表面活性剂、塑料加工助剂、阻燃剂、涂料、长链烷基硅氧烷、聚硅倍半氧烷、偶联剂等。 <BR>
  • 1970-01-01 异构降凝技术在加氢装置的工业应用
  • 介绍了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柴油加氢精制一临氢降凝装置采用异构降凝技术提高产品柴油质量的生产情况。该技术原料适应性强,产品方案灵活,可生产十六烷值较高的低凝点柴油,提高了装置运行时间和安全性。 <BR>
  • 1970-01-01 液氯充装系统技术改造
  • 为了减少电解精制盐水中产生的物质NCI在液氯充装过程中聚集而发生爆炸 的危害,满足安全生产和节能的要求,对液氯充装的隐患及危害进行了分析,提 出了用新的工艺方式,利用液氯屏蔽泵充装液氯钢瓶和物料输送改造方案;同时, 为保证液氯屏蔽泵的安全运行,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自控方面的设置,应
  • 1970-01-01 氢化丁腈橡胶/ 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了氢化丁腈橡胶,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耐老化性能、耐溶剂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了一种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和耐溶剂性能良好,并且随蒙
  • 1970-01-01 影响纯碱铁分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 分析了纯碱铁分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对碳化塔大修过程中设备腐蚀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影响纯碱铁分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有效稳定了产品质量。 
  • 1970-01-01 液膜法提取分离对氨基苯甲酸的研究
  • 由磷酸三丁酯(TBP)、表面活性剂和煤油为油相,氢氧化钠溶液为内水相, 含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水溶液为料液(外水相),组成了W/O/W型乳状液膜体系,用乳状液膜法对料液中的PABA进行了分离富集研究。探讨了PABA在水中的形态分布及其液膜分离的传质机理,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TBP质量分数浓度
  • 1970-01-01 原油酸值测定结果差异分析
  •   介绍了石油酸的组成及国内测定原油酸值的两种方法,对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原油酸值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建议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的酸值。 
  • 1970-01-01 液态轻烃储罐内壁腐蚀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 对液态轻烃储罐内壁腐蚀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腐蚀试样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腐蚀产物中硫化物主要成分是FeS;用俄 歇电子能谱(AES)定性测试储罐材质和腐蚀产物的化学成分,储罐材质表面主要元 素为Fe、O及杂质元素c,而腐蚀产物表面主要元素为Fe、O、C、S及
  • 1970-01-01 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业废水排放的优化
  • 通过对聚丙烯工业废水排放问题的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工艺优化方案,并在生产中予以实施。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废水排放量;实现了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的目的。 
  • 1970-01-01 杂多化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环氧化物是用途极为广泛的有机原料和化学中间体。文章综述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此类环氧化反应催化剂发展方向。 <BR>
  • 1970-01-01 液相空气氧化合成均苯三甲酸
  • 研究了常压下,采用液相空气氧化法,由均三甲苯制取均苯三甲酸的反应工艺,通过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的考察,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n(均三甲苯)n(冰醋酸)n(醋酸钴)n(溴化钠)n(无水乙酸钠)1350.20.10.05,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5h,空气流速0.06m/h 均苯三甲酸收率43
  • 1970-01-01 杂原子MCM一41分子筛对过氧化氢液相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过氧化氢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因素对cr、Fe和ce改性后的杂原子MCM一41分子筛催化剂液相催化氧化环己烷制取环己酮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r—MCM-41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过氧化氢用量和加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和过氧化氢
  • 1970-01-01 用循环经济理念自主创新治理DSD酸氧化废水的新路
  • 本文阐述了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改革氧化工艺开创了治理DSD酸氧化废水的新路,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减量化;末端采用资源化处理技术,回收废水中有用的资源,实现“再利用”、”再循环”。成功的解决了曾经困扰DSD酸行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促进了我国DSD酸工业的发
  • 1970-01-01 载体预处理对Pd /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研究了活性炭硝酸表面改性对以其为载体制备的负载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利用表面官能团滴定、N物理吸附和扫描电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邻硝基氯苯催化加氢制备2,2一二氯氢化偶氮苯反应为模型反应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的HNO,处理活性炭孔结构性能变化不大,但是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