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关于燃气装置安全置换问题的探讨
- 介绍了冶金企业燃气设施置换的几种方法、检测标准及安全要点等。燃气装置的置换要根据工艺、装置的变化选用适宜的置换方式,采样检测的标准至少要满足2个以上的合格指标(含氧量、CO含量);出现检测异常时必须进行成分检测,同时对采用的置换介质进行安全确认。 <BR>
-
1970-01-01
高纯乙酰氯生产工艺的改进
- 通过对国内乙酰氯现有生产工艺的考察、研究对传统的醋酸和三氯化磷合成法进行了工艺改进,改进后工艺的产品收率比原来提高近6%,达到96.3%以上。产品质量达到99.0%以上,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操作客易控制。基本无三废产生。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BR>
-
1970-01-01
隔爆电气设备的隔爆原理及电缆的引入
- 介绍了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原理,详细阐述了隔爆型设备的结构特点及结构规范,并重点介绍了设备电缆引入装置及其隔爆密封的方法。
-
1970-01-01
国内焦化粗苯加工发展趋势
- 分析了我国焦化粗苯的加工现状,结合苯类产品的市场情况和粗苯的来源,对粗苯加工技术与粗苯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经比较认为,低温加氢技术之 有明显的优势,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BR>
-
1970-01-01
工业型煤厂工艺设计优化的探讨
- 分析了古书院矿工业型煤示范厂的工艺设计特点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增加二次成型和转载、分段集中控制、生产技术检查及调整工艺参数等改造措施,并提出了工业型煤厂工艺优化设计的建议。 <BR>
-
1970-01-01
国内外甲醇市场分析
- 介绍国内外甲醇生产、消费情况,并对甲醇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6年全球甲醇产能为4695万t/a,预计2010年全球甲醇需求量将达到4226万t。2006年我国甲醇产能为1117万t,进口量为112.7万t,近几年国内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但未来市场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BR>
-
1970-01-01
工业循环冷却水旁流软化一净化处理技术进展
- 概括叙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旁流处理在节约用水量、降低处理成本、改善水处理效果和减轻排污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石灰一 纯碱软化、弱酸树脂软化和膜分离技术等软化或净化处理单元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HEROTM、电渗析“ 零排放”、Hydronaut
-
1970-01-01
过渡金属对Au—Pd/TiO2一AL20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 研究了掺杂过渡金属Ru Ni c0对Au—Pd/TiO2一Al2O3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程序升温还原和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TiO2一Al2O3复合载体、Au—Pd/Ti02一A12O3和Au—Pd—T M/TiO2一Al2O3(TM表示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
-
1970-01-01
固定化高分子抗菌杀生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 以强酸型阳离子树脂为载体,固定化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剂制备高分子季铵盐水不溶性抗菌杀菌剂,杀菌性能测定结果显示,制备的高分子季铵盐水不溶性抗菌杀菌剂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藻类均具有较明显的抗菌杀菌作用,对石化公司工业循环冷却水杀菌处理表明,该固定化高分子抗菌杀菌剂
-
1970-01-01
过氧化尿素工艺条件优化
- 双氧水与尿素反应合成过氧化尿素。结合正交实验,通过单因素优选考察了过氧化氢与尿素的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和结晶温度对产品活性氧含量及其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5min,烘干温度30℃,摩尔配比1.3,反应温度30℃,结晶温度0℃。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活氧含量可达到16.8 %以上,
-
1970-01-01
固定式管束釜式重沸器管板的应力分析
- 利用有限元程序 自动生成系统(FEPG)开发了固定式管束釜式重沸嚣管板的参数化有限元计算程序,并利用谊程序厦VAS-ANSYS接口程序对某台固定式管束釜式重沸嚣进行了应力分析。各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斜惟壳对管板应力分布规律影响较大,壳程压力和温度栽荷共同作用时是换热器的最危险工况,最
-
1970-01-01
固态紫外光谱法在炼油催化剂表征中的应用
- 总结了有关固态紫外光谱法在炼油催化剂表征中的应用,包括载体与催化剂的吸附、金属界面、金属中心、孔道结构、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及杂多型分子筛等,并对其应用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评述。 <BR>
-
1970-01-01
固体铁系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的研究
- 采用固体铁系超强酸代替无机酸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丙酸异戊酯。最佳反应条件为正丙酸异戊醇的摩尔比为12.5,当反应物总量为0.56mol 时,固体铁系超强酸的用量为2.0g,反应时间2.5h,酯收率可达87.6%。 <BR>
-
1970-01-01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
- 在cu—zn—A1甲醇催化剂制备工艺的基础上, 研制出了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经过实验室试验、 评价, 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4.0MPa 、温度260~290℃、 空速1000—1500h-1、 合成气中H2体积分数70%~80%、 CO体积分数6%一-8 %、CO2 体积分数4%-5%, 在该条件下CO转化率大于85%, 二甲醚
-
1970-01-01
华亭煤制备高质量分数水煤浆的研究
- 针对华亭煤内水质量分数高,难以制备高质量分数水煤浆,通过筛选了ND F系列和WHK复配型2类4种添加剂,考察了添加剂种类、添加量、煤粉级配、粒径分布和磨机负荷对制浆质量分数的影响,其目的是探索提高制浆质量分数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添加剂对制浆质量分数提高的顺序为NDF·10>NDF-02>N
-
1970-01-01
活性炭的改性及应用进展
- 综述了活性炭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活性炭材料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指出活性炭材料的发展前景。
-
1970-01-01
甲钴胺甲基化工艺研究
- 原料氰钴胺经还原、甲基化,得到含甲钴胺的溶液,再经过精制工序得甲钴胺产品。最佳反应条件甲基化试剂浓度0.2mol/L, 50℃下反应2h。转化率达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