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焦炉烘炉系统的计算机控制
- 选择了以数据采集为主的系列模块,通过RS485总线组成的分布式结构及F I X的软件功能,实现了焦炉烘炉系统的计算机自动控制。与常规烘炉系统相比其温度测量点多,数据处理量大,温度曲线稳定,烘炉质量好。 <BR>
-
1970-01-01
腈纶压滤机液压系统的技术改造
- 针对腈纶压滤机保压效果差、能耗高及漏胶严重等问题,对其原有液压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设计出定位准确、保压效果好的节能型液压系统;为减少油液泄漏而污染环境。设计出双层结构的封闭式油箱。结合可鳊程控制器(PLC)实现了压滤机的安全和方便操作 。 <BR>
-
1970-01-01
节能型弛放气氨回收运行总结
- 采用能量转换设备,在不消耗任何外在能量的情况下,提取弛放气中的氨,作为成品氨用于尿素生产或送冰机制成成品液氨。该装置建成投产后,运行情况良好,日回收氨10-12t,并节约软水、降低电耗,同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BR>
-
1970-01-01
洁净煤技术的评价方法研究-以煤炭气化技术的分析与评价为例
- 发展洁净煤技术要考虑中国能源多元化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对洁净煤技术进行正确地分析与评价。笔者提出一种基于3E分析的洁净煤技术综合评价体系, 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方案贴近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BR>
-
1970-01-01
金属改性的FSM一16分子筛催化苯与过氧化氢合成苯酚
- 研究了金属改性的FSM一16分子筛在催化苯与过氧化氢合成苯酚反应中的应用,其中钒改性的FSM一16分子筛显示了较好的活性和高的选择性。当温度为323K,反应时间为10h,n(H0)n(CH)11,乙酸作溶剂,在催化剂V—FSM一16上得到苯的转化率为5.8%, 苯酚的选择性为98.8%。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和XRD的表征
-
1970-01-01
金属油罐腐蚀与综合防护
- 主要阐述金属油罐的腐蚀种类,分析了腐蚀机理,并着重对油罐内部的腐蚀提出防护措施,对浮盘支柱进行物理处理。
-
1970-01-01
井矿卤水在氨碱生产中代替海盐的应用
- 距连云港170km的淮阴盐矿储量大,质量稳定,适合做为连云港碱厂的卤水供应基地。本输卤工程包括采卤、输卤、除硝,其中采卤运用水平连通井水溶开采工艺;输卤中应用定向钻穿越技术;除硝则利用碱厂蒸馏废液,微滤膜分离并与老工艺配套,充分发挥原有装置能力。 <BR>
-
1970-01-01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物理共混、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评述了聚氨酯的结构、聚丙烯酸酯、引发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和交联等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
1970-01-01
堇青石蜂窝陶瓷载CuO选择催化还原NO的研究
-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CC)为载体、CuO和不同助剂为活性组分,用浸溃法制备 CuO/CC、CuO—NiO/CC和CuO—NiO—CeO2/CC催化剂,采用TPR、XRD和xP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11PR结果表明,催化剂主要以Cu形式存在。采用程序升温和恒温法在固定床反应器常压条件下研究了以尿素作还原剂还原模拟
-
1970-01-01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静态灭藻性能
- 对两种营养化的模拟水体,通过灭藻实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系列样品的静态灭藻性能,考察了加药量、作用时间、特征黏度等因素对灭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聚合物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及市售灭藻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的灭藻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叶
-
1970-01-01
进口澳大利亚工业原盐的使用与探讨
- 通过对国产原盐与进口原盐盐耗的影响分析,以及设备结疤程度、灰乳耗用量等各项工艺指标的对比分析,认为使用进口原盐对降低消耗、延长设备运行周期、减少进出运输费用、减轻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十分有利的。在目前情况下只能降低生产成本,不会升高成本。 <BR>
-
1970-01-01
聚合物硫包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
- 对聚合物硫包尿素(简称PSCU)产品的养分释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SCU在抗冲击性和耐磨性上均明显优于硫包尿素(简称SCU);PSCU能明显克服SCU的“破裂释放”模式的缺点,使养分释放更加平缓;硫膜的厚度对PSCU的养分释放期起决定性作用,养分初期溶出率随着硫膜厚度的增加而降
-
1970-01-01
浸没在多孔介质中的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进展
- 浸没在多孔介质中的液体燃料燃烧是一类特殊的液体燃料燃烧现象,经常出现在由于管路、事故性溢出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燃油泄漏场合,主要回顾了此领域在最近几十年内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介绍了浸没在多孔介质中液体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对于消除潜在火灾隐患,控制液体燃料泄漏火
-
1970-01-01
聚醚的热降解研究进展
- 介绍了无氧条件下和有氧条件下聚醚的热降解产物,综述了无氧条件下和有氧条件下聚醚结构中聚氧乙烯链节和聚氧丙烯链节的热降解机理和热降解反应路径、影响聚醚热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聚醚的热降解反应动力学。 <BR>
-
1970-01-01
浸渍活性炭脱除硫化氢研究进展
- 介绍了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磺化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浸渍活性炭脱除H 2S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活性炭孔结构、活性炭表面性质、灰分等因素对聩化氢脱除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相对湿度、原料气组戍、操作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硫化 氢净化过程的影响。简述了脱硫后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展望
-
1970-01-01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 通过合成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AA.AE.IA)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开发出一种具有优良阻垢分散和缓蚀性能的新型聚天冬氨酸复配物(PASP+A A.AE.IA+ PBTCA),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对碳酸钙和硫酸钙的阻垢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碳酸钙晶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复
-
1970-01-01
腈纶工艺废水复合絮凝剂的开发及其处理研究
- 通过选取几种有机、无机絮凝药剂进行单一、复配絮凝实验,研究了不同絮凝剂处理腈纶工艺废水的絮凝效果,找出一种能够提高腈纶工艺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复合絮凝剂。实验表明对腈纶工艺废水来说,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效果较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要好,其中PFS絮凝效果最好;无机、有机絮凝剂进行
-
1970-01-01
聚酯熔体热水中造粒传热过程的模拟
- 为开发聚酯熔体热水中造粒与结晶集成技术,建立了聚酯熔体在热水中的传热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切片内的温度呈中心温度高、四周温度低的对称式温度分布,切片的直径和在热水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切片内温度分布的敏感因素;在93—99oc。热水温度对切片内温
-
1970-01-01
聚烯烃催化剂载体材料研究进展
- 综述了近年来聚烯烃茂金属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载体的研制、结构特点及以此载体负载茂金属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人工合成的具有空心结构 SiO2 团粒载体,可望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载体,不仅可以应用于传统催化剂的Ziegler .Na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后茂金属催化
-
1970-01-01
均四甲苯气相浓度调控仪的研制
- 利用自制的高熔点物料气相浓度调控仪,研究了均四甲笨溶液的温度、导气管管口距离均四甲苯液面的高度、空气进气温度和进料量等对均四甲苯气相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均四甲笨溶液的温度、空气进料量对均四甲笨气相浓度影响较大,而导入管距离液面的高度和空气温度影响较小。自制的高
-
1970-01-01
硫脲乙酸壳聚糖C6的合成
- 壳聚糖与苯甲醛反应制得保护氨基的Schiff碱壳聚糖,再与硫脲和乙酸反应合成了一种含硫脲基及羧基的新型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主要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经红外光谱验证与预期结构一致。
-
1970-01-01
均相烷基化法合成对异丙基苯胺的研究
- 0.1moL苯胺用80.OmL溶剂溶解后,以无水A1C1,为催化剂,以溶解于30mL溶剂中的氯代异丙烷为烷基化试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对异丙基苯胺;用元素分析、Fr—IR和HNMR的方法对所得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l,2一二氯乙烷是合适的反应溶剂;在烷基化反应温度为6~IOC、反应时间为7
-
1970-01-01
联碱氯化铵四项产品流程优化组合设计讨论
- 针对新建大中型联碱生产装置从规划设计到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氯化铵结晶系统四项产品生产流程优化设计方案,统筹考虑工业、农业、颗粒氯化铵和重结晶法工业氯化铵生产流程及设备布置合理化,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生产装置运行,调整产品结构、产量、质量组织生产。提高能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