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酸焦油聚合物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
  • 为妥善解决酸焦油的综合利用与处置问题,济钢采用真空蒸汽蒸吹回收轻油,再采用聚合反应法固化处置,得到沥青状不粘性易碎固体聚合物,进行配煤炼焦试验,达到了回收利用、控制污染、清洁生产的目的。 <BR>
  • 1970-01-01 碳酸铵胶囊的初步研究
  • 碳酸铵不稳定,易分解。采用胶囊化技术把碳酸铵包裹起来,不但能使碳酸铵稳定,而且,作为潜伏碱在胶合板和复合板材的制作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对碳酸铵胶囊的制备方法和作为潜伏碱的适用温度进行了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 <BR>
  • 1970-01-01 双柱交换法提取赖氨酸工艺研究
  • 探索离子交换技术提取高纯度赖氨酸的工艺方法,考察离子交换液的pH,离子交换树脂型号的选择,流量,解析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采用低浓度弱碱预洗上柱液,寻找提取高纯度赖氨酸的适宜条件。 <BR>
  • 1970-01-01 碳酸氢钠注射液澄明度的研究
  • 研究现代化大规模的生产碳酸氢钠注射液过程中,改变生产工艺对澄明度的影响。解决现有工艺生产中生成白块问题,提高了澄明度。改进后的工艺,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BR>
  • 1970-01-01 水基乳液及共聚母液中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含量测定
  •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测定水基乳液及共聚母液中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含量的方法。对样品制备、色谱条件、萃取剂和内标物选择进行了试验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样品质量浓度1-120m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回收率为 9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08%,最小检测质量浓度为1g/mL。分析快速能
  • 1970-01-01 三氯乙烯气相催化法合成1,1,1,2一四氟乙烷动力学分析
  • 研究了以三氯乙烯为主要原料, 在铬镁氟化催化剂存在下, 用氟化氯气相氟化制备1,1,1,2一四氟乙烷的反应机理, 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按双反应釜方案试验装置的工艺流程,当氟化氢和三氯乙烯的质量流量分 别为6O.86kg/h和97.54kg/h时,1,1,1,2一四氟乙烷的产量可达96.48kg/h 。 <BR>
  • 1970-01-01 水剂空气化分离油砂的研究
  • 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自制分离器及浆化剂进行油砂分离试验,并通入空气来提高油砂分离效果。实验中主要考察了浆化剂量、浆化时间、浆化温度及通气量对油砂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水剂空气化分离油砂的最适宜操作条件剂砂比o.241,浆化温度60--65℃,浆化时间50min,通气量0.5rn3/h。而使用的
  • 1970-01-01 水力旋流筛分机设计方案探讨
  • 在认识了旋流分离机理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传统旋流器内的流型及对分离过程的影响,针对传统旋流器存在的缺点,结合筛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级旋流器的设计思路,即水力筛分机,利用旋流推动颗粒层移动,实现动态过滤的 目的。 <BR>
  • 1970-01-01 提高0#轻灰炉生产能力
  • 围绕0轻灰炉实际生产能力低于设计能力问题,通过分析0炉系统实际运行中所存在的炉头加热管粘结、进料混合机粘结严重,电机电流高、疏水系统不畅等问题,从工艺及设备运行角度找出制约0炉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对现有状况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方案。部分方案的实施,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取得显
  • 1970-01-01 提高磷酸铵料浆泵的使用寿命
  • 为了提高磷酸铵料浆泵的使用寿命,改变密封结构,引入封堵液对填料进行润滑和封堵,改变阀座的材质,以增强不锈刚的耐腐蚀和耐磨损的能力。 
  • 1970-01-01 生物降解热塑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广泛的合成类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聚羟烷基酯、聚s一己内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和淀粉类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BR>
  • 1970-01-01 铁化合物脱硫工艺进展
  • 介绍了氧化铁、铁碱、配合铁、吸收电解及生化氧化等铁化合物脱硫工艺的反应原理和现状,并进行了工艺对比;讨论了工业应用中存在的吸收器选择、脱硫剂再生及降解等方面问题。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高效、无污染、低成本的新脱硫工艺已成为发展趋势。由于吸收电解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
  • 1970-01-01 湿法磷酸脱色脱氟实验研究
  • 采用贵州宏福有限公司提供的浓缩湿法磷酸进行脱色、脱氟净化研究,为后续的溶剂萃取进行预净化。从而制取高纯度磷酸。通过实验,选取了较好的脱色、脱氟剂,探讨了脱色及脱氟剂加入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磷酸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确定了适宜的脱色、脱氟条件分别为在磷酸中添加0.5
  • 1970-01-01 水平管中油水两相流动研究进展
  •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平管线中油水两相流动过程中的流型、反相以厦压降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油水两相输送的研究提供参考。 <BR>
  • 1970-01-01 同心环形管强迫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
  • 在高温高压沸腾二相流实验系统上,实验研究了窄缝为2.05mm的同心环形管,在不同加热条件下水的流动阻力与传热特性。2种加热方式为单内管或单外管电加热,通过处理实验测量的管壁温度获得传热系数。得到了以下结果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为2300;环形管内的流动阻力系数小于普通圆管,外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