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分隔壁萃取精馏塔分离醋酸水溶液的模拟
- 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塔萃取精馏精制醋酸水溶液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分隔壁萃取精馏塔(DWC-E)替代常规萃取精馏流程的萃取精馏塔及溶剂回收塔,不仅节省了设备投资,而且降低了总能耗。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DWC.E塔及常规萃取流程进行了模拟。DWC-E塔的操作条件塔板数40块,侧线精馏段的板
-
1970-01-01
低分子质量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探讨
-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NH4)2s2o4/NaHSO3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 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低分子质量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单因素实验得出合成最佳条件为温度3O℃,时间3h,引发剂用量0.1%,单体质量分数15%;再在单因素结论的基础上作正交实验。得出了对实验影响由大到小的
-
1970-01-01
二维导流管喷动床离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一计算流体力学(CFD)双向耦合数值方法对二维导流管喷动床进行了模拟,颗粒的运动通过DEM模型描述,而气体的运动用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求解,气体和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曳力形式传递。文中将DEM和边界元方法(BEM)结合起来解决颗粒在具有复杂边界设备内的运
-
1970-01-01
分馏塔结盐的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
- 针对分馏塔结盐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洗塔方案,该方案不仅能保证洗塔期间产品质量合格,而且可以避免结盐导致装置停工或切断进料处理, 使生产免受损失同时,提出了预防结盐的措施。 <BR>
-
1970-01-01
低温氧化煤自由基的顺磁共振实验研究
- 应用顺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变质煤的自由基浓度随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得出了2个结论自由基浓度增加的速率低变质煤大于高变质煤;氧化作用的难易程度不取决于原煤中的自由基浓度,而是在开始氧化后,自由基浓度增加的速率。 <BR>
-
1970-01-01
二氧化硫凝聚MBS胶乳研究
- : 提出了用二氧化硫凝聚MBS胶乳的新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凝聚时间、颗粒粒径分布和粉体堆积密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MBS胶乳的质量浓度为 80-120g/L,凝聚温度50—6o,搅拌速度200r/min,二氧化硫体积流量25L/mi n。经8m凝聚釜生产试验,所得样品有较好的形貌,颗粒多为圆球;堆密度0.42; 粒度
-
1970-01-01
氟树脂性能与加工应用(续9)
- 介绍了偏氟乙烯的物性和合成方法,叙述了偏氟乙烯的乳液、悬浮、溶液聚舍和共聚方法。介绍了氟乙烯的物性和合成方法,叙述了氟乙烯的乳液、悬浮、 本体聚合与接枝聚合方法。
-
1970-01-01
低粘度热固性苯基苯酚甲醛树脂的固体碱催化法合成新工艺研究
- 本文介绍了以邻苯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经固体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缩合、过滤、蒸馏等过程制得产品,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法工艺路线,免除了无机碱(NaOH)催化工艺中的中和、水洗、pH值难以测定等过程,减少了水污染,产品质量好,是一种耐水和酸碱、稳定性较好的苯基苯酚甲醛树脂,主要用于船
-
1970-01-01
二氧化钛负载磷钨钼酸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 首次采用回流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催化剂HaPWM0010,该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原料质量比m(TiO2 )m(H3PW6Mo6040)=12.0,水用量 30mL,回流反应时间2.0h,活化温度150c。以H3PW6Mo0/T102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与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较系统地研究
-
1970-01-01
低阻力降为核心的低温吹风气潜热集中回收系统设计总结
- 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发生炉排放的低温吹风气具有较高的潜热。通过采用非预混、蓄热型、不用合成弛放气、不用排烟引风机的微正压型低阻力降系统设计技术,并配套采用专用的微正压吹风气蒸汽锅炉机组,实现了吹风气潜热的高效集中回收及热力发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BR>
-
1970-01-01
氟橡胶与金属的粘接
- 通过对胶粘剂各组分用量的研究,确定了较好的胶粘剂配方。选用了一种方便,成本低的表面改性方法一紫外线臭氧处理法(uvo)氟橡胶改性,使剪切强度提高了33.1%。
-
1970-01-01
反渗透海水淡化膜法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简要论述了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各种新型膜法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具体运用情况,内容主要涵括连续微 滤技术(CMF)、浸没式帘式膜过滤、超滤技术、纳滤技术以及陶瓷膜过滤。并指出膜法预处理将成为今后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BR>
-
1970-01-01
电石渣制备超细碳酸钙过程中的表面改性研究
- 以电石渣为原料,利用间歇鼓泡碳化法制备出碳酸钙。分别在不同的制备阶段加入钛酸酯偶联剂(JN117)对产品进行表面改性,发现在碳化过程中加入改性剂钛酸酯偶联剂JN117时,产品的白度有所降低,而吸油值降低明显,活化度则升高,表明此时改性效果较好。SEM表征表明,在碳化过程中加入改性剂时产品
-
1970-01-01
抚顺乙烯脱甲烷塔改造
- 通过乙烯装置脱甲烷塔系统改造后的运行状况的分析,对脱甲烷塔改造后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总结,并为更进一步的优化工艺条件提出措施。
-
1970-01-01
反应精馏法制备高纯度醋酸甲酯
- 在中试反应精馏塔中以浓硫酸为催化剂进行了醋酸与甲醇反应制备醋酸甲酯的试验。反应精馏塔的精馏段为填料,反应段为立体催化精馏塔板,采用连续操作,考察了回流比、甲醇进料位置、停留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精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回流比为1.2,甲醇进料位置为第11一15块塔板、停留
-
1970-01-01
负压条件下氧化法的煤气脱硫工艺
- 针对HPF法及PDS法煤气脱硫流程温度梯度存在的问题,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济南信赢煤焦化有限公司的焦化项目中,首次采用了负压条件下以氨为碱源的氧化法煤气脱硫工艺。通过对脱硫生产装置的测试表明,控制脱硫液中的氨含量在6.0-9.0g/L、悬浮硫小于4g/L、催化剂浓度为15—20ppm、盐
-
1970-01-01
丁烷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建立了正丁烷、异丁烷和混和丁烷的热裂解自由基反应网络,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优化了反应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结合能量平衡、物料平衡和动量平衡建立了完整的丁烷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模型,该反应模型可预测以丁烷为原料的裂解产物的组成和各组分含量沿反应管长度的分布。利用模拟裂解实验
-
1970-01-01
芳基硼酸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芳基硼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相当广泛。Suzuki偶联反应是合成联芳基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许多用于芳基硼酸与各种卤代芳烃偶合的催化剂相继被开发。芳基硼酸与苯酚在Cu(OAc)和NEt,存在时用于合成二芳基醚,与胺的偶联是合成C-N键的有效方法,与a-b不饱和体系的
-
1970-01-01
丁烷脱油沥青掺兑催化裂化油浆的减粘裂化研究
- 利用化学探针技术测定了6种减粘裂化原料的受热氢转移能力,借此优化减粘裂化原料。在高压釜中对丁烷脱油沥青掺炼全馏分催化裂化油浆和馏程小于46 0℃的催化裂化轻质油浆的减粘裂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6 0%丁烷脱油沥青和40%的全馏分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经减粘裂化
-
1970-01-01
负载液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负载液相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型”催化剂,它结合了均相催化高活性、高选择性和多相催化接触面积大、容易分离的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迄今为止关于负载液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负载液相催化剂的特点及其在许多重要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BR>
-
1970-01-01
芳香酰氯的合成方法
- 介绍了芳香酰氯的合成方法,并结合实例从经济性和环保性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
-
1970-01-01
短碳纤维的分散性与CFR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材料,制备CF RC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直接影响CFR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借助超声波和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HEC),实现了短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的匀分散。对所制备的CFRC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作了SEM观察和能谱分
-
1970-01-01
复合肥结块原因及解决措施
- 复合肥结块是一个复杂的化学物理过程,影响因素很多。阐述了复混肥结块的四大机理,讨论了复合肥结块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原理,介绍了复肥防结块的生产工艺并提出了防止复合肥结块采取措施。 <BR>
-
1970-01-01
非标准带圆角矩形截面容器的应力分析与数值计算
- 矩形截面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单拉撑加强的带圆角矩形截面容器属于非标容器。为了解决其应力计算问题,针对其特殊结构建立了理论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应力分析,推导出了适于工程设计的应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值与数值吻合较好;建立
-
1970-01-01
复混肥防结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 阐述了复混肥结块3大机理,影响结块的主要因素及作用原理,分析了防结块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向复混肥中添加防结块剂分析了防结块剂的作用机理、主要类型、添加方式及防结块性能的评述方式评述了国内外防结块剂的发展状况,并讨论了复混肥防结块荆及防结块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