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磷酸酯酸洗方法
  • 为了解决低聚体磷酸酯金属型污染问题,介绍了酸洗新工艺。 
  • 1970-01-01 CPE/HEC共混型吸水膨胀橡胶的性能研究
  • 采用CPE为橡胶基材,HEC为吸水树脂,机械共混法制备CPE/HEC吸水膨胀橡胶。研究了HEC不同含量时样品在干、湿态下的力学性能,对材料的吸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EC含量的提高,材料的干、湿态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吸水率随着HEC含量的提高逐步提高。 <BR>
  • 1970-01-01 在氯化钙生产中贮槽的改进
  • 针对成品贮槽在氯化钙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热管的使用时间短,虽然经过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加热管的使用寿命仍然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为此进行改进,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BR>
  • 1970-01-01 草甘膦生产废酸的循环利用
  • 介绍了草甘膦生产中缩合工段产生的稀酸增浓后循环使用的技术改造,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 1970-01-01 吹风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技术改造
  • 对太和化工有限公司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进行改造,对工艺流程和工艺指标进行分析,实现了造气蒸汽自给,达到预期目的。
  • 1970-01-01 在微波作用下正交设计合成丙烯酸十六酯
  • 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由丙烯酸和十六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丙烯酸十六酯。通过方差分析,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合成丙烯酸十六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时间的改变对产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催化剂用量和微波功率的改变
  • 1970-01-01 光学树脂表面划痕修复涂层的制备
  • 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和正硅酸乙酯(rE0s)为原料,制备了光学树脂表面划痕修复涂层。研究了原料配比和助剂用量对涂料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MIF/36nTEOS值为1时,该涂料对光学树脂表面的缺陷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采用甲醇、乙醇、1,2一二丙醇为混合溶剂时,甲醇乙醇1,2一二丙
  • 1970-01-01 在役含缺陷冷凝器的定量风险分析
  • 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分析与概率断裂力学相蛄合的方法,分析了在投合缺陷冷凝器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利用API581的风险矩阵确定了冷凝器的使用风险。分析蛄果表明,谊冷凝器的使用风险为“中等”,可以继续使用。 <BR>
  • 1970-01-01 粘土稳定剂的研究进展
  • 本文综述了油田开发和应用的两类粘土稳定剂,即无机类粘土稳定剂和有机类粘土稳定剂。介绍了它们的主要成分和使用情况,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1970-01-01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介绍了用于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改性剂的种类及改性机理,综述了纳米碳酸钙在橡胶、塑料、造纸等方面的应用,并预测了纳米碳酸钙的应用前景。 
  • 1970-01-01 植物油催化裂化生成烃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油催化裂化生成烃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工艺条件和反应器型式、催化剂类型等,并对该工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1970-01-01 天然气在无焰燃烧下的燃烧化学反应特性分析
  • 研究了天然气在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状况下的燃烧反应。实验表明燃烧反应在整个炉膛内同时进行,温度场均匀,高温区域小,因而活化能E较大的区域小,生成的原子基团易于抑制因燃烧温度高而导致大量的NO生成,易与其他组分反应,生成CO和H0,使得CO和NO的排放浓度低,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 <BR>
  • 1970-01-01 中国煤炭分类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
  • 根据中国煤分类指标和中国煤炭分类图,利用PHP语言开发了中国煤炭分类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煤质指标,准确确定煤种所属类别和牌号,并在中国煤炭分类图上显示所属位置。 
  • 1970-01-01 重芳烃轻质化技术进展
  • 重芳烃是生产轻芳烃的重要资源,重芳烃轻质化涉及加氢脱烷基、歧化和烷基转移等反应。TAC一9、ATA一11、Transplus等有代表性的国内外重芳烃轻质化反应工艺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未来重芳烃轻质化工艺技术发展应针对重芳烃轻质化反应的特点,开发以小颗粒、大孔径的分子筛作催化剂活性
  • 1970-01-01 轴流式压缩机叶片断裂原因分析及改型设计
  • 针对轴流式压缩机的第1级叶片断裂事故,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叶片的强度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叶片断裂的原因。在保证气动性能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抗疲劳强度更好的材料厦增大叶片厚度的方法进行了改型设计,并进行调频设计,使叶片避开了高频和低频共振。 <BR>
  • 1970-01-01 助催化剂对TiCi4/MgCI2催化丙烯高温聚合的影响
  • 研究了助催化剂种类(三甲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乙基铝和甲基铝氧烷)及其含量对无内、外给电子体的TiC14/MgC12催化剂催化丙烯高温(100℃)聚合性能的影响,并用结晶分级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分析了所得聚丙烯的结晶熔融行为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聚
  • 1970-01-01 组合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光催化氧化技术被认为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内一种有前途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组合成为处理水中污染物的一个热点。论述了氧化剂、电化学、超声、微波、磁化、生物处理等环境治理技术与光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它们与光催化组合反应的机理,对
  • 1970-01-01 尿素装置短停热洗新思路
  • 因为氨冷器和回流氨管线堵塞,造成装置必须进行短停处理,并需对一段循环系统进行热洗。此过程耗时比较长,选择一条合理的热洗方案,尽可能缩短热洗时间,装置提前开工,此举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BR>
  • 1970-01-01 丙炔恶草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
  •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甲醇一水为流动相,WondasilTMC。柱和紫外检测器(220nm)对丙炔恶草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6%,平均回收率为99.5%,线性相关系数为O.9999。 <BR>
  • 1970-01-01 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以N一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使用阴、非离子型和反应性的复配乳化剂体系,采用种子预乳化和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方、聚合温度、乳化剂、功能单体、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核层玻璃化温度为一19.7℃
  • 1970-01-01 三三胺尾气处理系统技改总结
  • 我公司第3套三聚氰胺装置是国内清大华业公司设计的第1套12kt/a气相淬冷干法工艺装置,因尾气风机振动高不能运行,装置被迫只能80%负荷运行,排放尾气中气氨严重超标。通过实施将尾气吸收系统改为双塔吸收技术后,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并实现了尾气的环保达标排放。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