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夹套管在苯酐生产中的应用
- 根据苯酐物化特性,进一步的改造工艺伴热管道,提高管道运行质量,探讨合理的使用手段,减少生产事故,同时方便维修降低维护费用。
-
1970-01-01
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
- 探讨了以一水合硫酸氢钠+六水合氯化铁为复合催化剂,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绿色合成工艺条件,着重考察各因素对柠檬酸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当柠檬酸用量控制为0.1mol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01,复合催化剂(NariS04·H20+FeCI
-
1970-01-01
精细化工中的催化加氢反应
- 介绍了精细化工中加氢催化剂的类型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精细化工加氢反应的实际应用。
-
1970-01-01
生物柴油生产中酯交换反应的研究进展
- 酯交换反应是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步骤,综述了酸、碱、酶等催化条件下和超零界条件下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一些有工业前景的过程。
-
1970-01-01
锂离子电池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多的优良特性,发展很快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的嵌锂氧化物LiCoO2、LiN iO2、LiCoxNir xO2、LiCol NimMn1O2、LiMn O2、LiMn 2O、LiMn 2O、LiFePO4 上,近年来,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
-
1970-01-01
糖类脱水生成5一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展
- 概括了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5一羟甲基糠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综述了5一羟甲基糠醛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制备过程中所用催化剂的发展。
-
1970-01-01
有机热载体加热炉热媒温度的精确控制
- 本文介绍了燃煤、燃油(气)、电加热有机热载体加热炉不同的温度控制方式及各自的特点,详细分析了为达到精确控制温度所能采取的各种系统控制调节方案。
-
1970-01-01
溴化钠在合成4一溴一3,5一二甲基苯甲醚中的应用
- 以3,5一二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溴化、醚化合成了产物4一溴一3,5一二甲基苯甲醚。该路线通过溴化钠的钝化作用,使得溴化定位选择性达到90%合成总收率达到78%,反应条件由低温反应调整到常温反应,使得更易工业化。 <BR>
-
1970-01-01
重氮盐水解制备愈创木酚的实验工艺研究
- 概述了邻甲氧基苯重氮盐水解制备愈创木酚的机理,指出了反应所需的基本条件。通过单一因素实验研究,考察了水解温度、重氮盐稀释倍数和滴加时间、 水酸质量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水解产品收率的影响,弥补了对重氮盐水解制备愈创木酚工艺进行详细研究的空白。结果表明,水解温度和催化剂用
-
1970-01-01
一种聚合醇防塌钻井液的消泡研究
- 对各类型消泡剂进行选择,用于对本实验所用聚合醇防塌钻井液进行消泡试验,并对单一消泡剂和两种消泡剂复配测定。结果表明改性有机硅和聚硅氧烷消泡剂复配使用,用量为钻井液用量的10%时,消泡率较好,起泡率为6%。 <BR>
-
1970-01-01
大庆油页岩及其半焦孔结构研究
- 采用比表面积吸附仪测定大庆油页岩及其半焦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油页岩及不同干馏终温下的半焦均属于II型吸附等温线,说明其具有较连续的完整的孔系统,孔径范围小至分子级孔,大至无上限孔(相对而言)。各干馏终温半焦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具有相似的特点,分布曲线起始部分有较大
-
1970-01-01
活性焦液泪再生及分形特证研究
- 分别利用自来水、氨水、NaHCO和NaOH等4种液相介质对内蒙活性焦进行再生实验研究,并通过活性焦分形特征研究,分析活性焦分形维数与脱硫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来水与弱碱溶液的再生存在再生速率慢,脱附率不高等缺点,利用强碱如NaOH不仅可以加快脱附速率,而且脱附完全度高达97%以上;活
-
1970-01-01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在查阅大量有关缓,控释化肥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状况,对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1970-01-01
基于旋转粘度计法的水煤浆流变关系修正
- 对兖州煤水煤浆进行流变特性试验研究,将管流法、旋转粘度计法得出的流变关系进行比对和分析。以测量结果更适合工程运用的管流法试验数据为基准, 对旋转粘度计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修正,首次得出基于旋转粘度计法的水煤浆流变关 系的修正系数经验公式,较好的达到运用操作简单的旋转粘度计
-
1970-01-01
卤代芳胺合成的研究进展
- 本文综述了由卤代芳硝基物还原制备卤代芳胺的三种方法,并对几种还原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得出水合肼还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1970-01-01
几种降解褐燥模型化合物的臼腐真菌性质研究
- 从褐煤的结构入手,选定了褐煤的3种模型化合物,使白腐真菌对其作用, 并对微生物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测定菌体生长曲线和胞外酶的活性,研究菌重和蛋 白含量的变化,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检验菌体所产胞外蛋白。研究发现,云芝和金针菇能够在模型化合物存在条件下生长,其最佳培养条件
-
1970-01-01
嘧螨酯的合成技术与防治效果
- 以氰胺和异丙醇制备异丙氧基脒甲烷磺酸盐,再与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制得2一异丙氧基4一羟基一6一三氟甲基嘧啶,最后与(E)一2一2一(氯甲基)苯基卜3一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合成目标嘧螨酯,通过试验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中较佳的
-
1970-01-01
焦炉煤气中氨的回收
- 焦炉荒煤气经初冷后,少部分氨存在于剩余氨水中,大部分的氨仍留在煤气中,这2部分的氨都应加以回收。介绍了初冷煤气中氨以及剩余氨水中氨的各回收工艺以及其优缺点,并对各种工艺的使用情况作了简单叙述。 <BR>
-
1970-01-01
煤直接液化反应热与石油炼制反应热的定性比较
- 从化学键的角度阐述了煤直接液化反应的复杂性。通过分析键能将煤直接液化反应热与石油炼制反应热进行对比,定性地说明煤直接液化反应放出热多于石 油炼制反应放出热。
-
1970-01-01
新疆洁净煤技术现状和前景
- 新疆煤炭是中国十分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和战略性能源储备区。是中国内地少有的优质动力用煤和发展煤化工的良好原料。采用洁净煤技术是新疆煤炭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选择,新疆洁净煤技术前景广阔。 <BR>
-
1970-01-01
煤焦与生物质焦在co2气氛中共气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 总结了目前常用的煤及生物质的气化动力学模型,运用这些模型处理了2种不同配比的煤焦与生物质焦混合物的气化数据,通过比较各模型的相关性系数发现,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更适合于对混合焦的气化行为进行模拟,并求出了相应的活化能。通过比较活化能数据发现,煤与一定比例的木屑混合时,可以相应
-
1970-01-01
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操作预案的实验研究
- 为探索和积累神华处理能力为6000t/d的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的操作经验,在6t/d的工艺开发装置(PDU)上分别进行了模拟催化剂、助催化荆硫供应减少或中断等异常情况下的操作预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供应量减少一半或助催化剂硫供应中断时,对煤直接液化操作的影响可以通过采取适当提
-
1970-01-01
氢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的研究进展
- 论述了氢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的原理,介绍了国内中试规模的实验装置及相关的工艺操作条件,提出了反应器结焦原因及清焦方法。
-
1970-01-01
煤直接液化残渣牲质及高附加值应用研究进展
- 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综述了液化残渣高附加值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取得成绩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研发的焦点——沥青改性剂和炭材料,摒弃液化残渣的传统低效率应用,对于中国的煤直接液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