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水处理剂生物降解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介绍了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评价的主要指标、方法和国际标准,分析比较 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国际标准,并采用OECD301B(ISO 9439)标准评价了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聚丙烯酸钠的生物降解性能,指出利用二氧化碳生成量(PCD) 法测定水处理剂的生物降解性是可行和可靠的。 <BR>
  • 1970-01-01 水煤浆和原煤粉居里点裂解仪对比实验研究
  • 利用居里点裂解仪对水煤浆和原煤粉进行中速热解。介绍了居里点裂解仪的工作原理,计算了2种样品在实验中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和升温速率,对比分析2种样品中速热解时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水煤浆的活化能为16.62kJ/mol,大于原煤粉的活化能12.91kJ/mol,但升温速率比原煤粉小,分别为617K/s和834K/s
  • 1970-01-01 设计质量与设计工期
  • 由于项目设计工期紧、基础资料不齐全、方案反复变化等因素,给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是这种情况已经成为设计市场的普遍规律,文章就如何处理好设计质量与设计工期的矛盾,阐述了一些的见解,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供同行参考。 <BR>
  • 1970-01-01 水煤浆制备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 介绍了水煤浆生产工序中选煤、破碎、磨矿、搅拌与剪切、滤浆环节的作用;详述了高浓度磨矿制浆,中浓度磨矿制浆,中、高浓度联合磨矿制浆,浮选精煤制浆和煤泥制浆等湿法制浆工艺流程及不同工艺所制水煤浆的质量指标;简述了干法制浆工艺和闻歇式制浆工艺。 <BR>
  • 1970-01-01 射汽抽气器设计计算
  • 在对射汽抽气器的工作过程具体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射汽抽气嚣设计的简化计算数学模型,并通过迭代计算的方法,获得射汽抽气器设计中所需要的一些重要尺寸参数。从而为射汽抽气器的设计提供一种便捷的计算方法。 <BR>
  • 1970-01-01 生物降解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研究
  • 论述了生物降解MTBE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热力学的角度对MTBE是否能被降解做了分析。分别论述了现有的原位和异位条件下ffrBE的降解方法,并讨论了生物降解ffrBE的现场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BR>
  • 1970-01-01 水平管外降膜蒸发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以水为介质研究了水平管外降膜蒸发的传热性能,并对喷淋密度和热通量等因素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传热系数关联式,该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差在±10%以内。 
  • 1970-01-01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 研究了一种以十=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制各乙酸异戊酯的新工艺。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同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通过因素对收率影响的分析,确定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3.5g(乙酸)(异戊醇)=1.2l,反应时间为3.0h。该工艺使用的催
  • 1970-01-01 水系统的磁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 介绍了磁场用于工业水处理的历史。从水的微观结构上对水的磁化原理、有效磁化水的条件以及磁化处理后水质的变化做了介绍,分析了磁化水处理 的有效性。另外还详细介绍了磁化水处理的装置,同时对磁化水的防垢除垢、防腐蚀原理以及杀菌机理进行了说明。最后探讨了我国因腐蚀产物、
  • 1970-01-01 石化企业细颗粒污泥分离用旋流器的设计与优选
  • 针对粒径中值低于50um田细颗粒污泥较难处理的现状,设计并优选了一种适用于细颗粒分离用的固液旋流器。室内试验表明,设计并优选得到的主直径5 0mm、溢流口径12mm、锥角5度的固液旋流器在其工作流量3.2-3.6m/h内,可以针对粒径中值50m以下的细颗粒污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采用旋流器
  • 1970-01-01 顺式环氧琥珀酸氢钠的合成与表征
  • 以Na2WO·2H20为催化剂,30%H202氧化马来酸,在75%稀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顺式环氧琥珀酸氢钠。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液pH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得最佳反应条件在催化剂用量为0.825g(0.00 25moi),pH值为3.5时,60cC下,反应2h,收率最高,为71.6%;并应用HF/6—31G量子化
  • 1970-01-01 石化污水处理场废气催化燃烧处理工业应用
  • 介绍了石化污水场废气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工业应用表明,“脱硫及总烃浓度均化一催化燃烧”技术适用于处理石化污水场隔油池、浮选池、总进水口、浮渣罐、污油罐、碱渣罐、事故池等散发的有机物废气,其工业装置自控系统先进、 操作简便、能耗低、废气处理效果好,净化后气体符合国家排放
  • 1970-01-01 四步法合成 2一乙基 一4一甲氧基苯胺
  • 以氯霉素的副产物邻硝基乙苯为原料,经Bamberger反应、乙酰化反应、 o一甲基化反应和水解反应4步合成了可作为5一甲氧基吲哚合成原料的2一乙基 一 4一甲氧基苯胺;对该工艺路线的关键步骤Bamberger反应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邻硝基乙苯经4步反应后,2一乙基一4一甲氧基苯胺
  • 1970-01-01 室温液固法制备纳米磷酸锌及其表征
  • 用氧化锌、磷酸、氨水等为原料,室温下合成纳米级磷酸锌。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磷酸锌,经XRD和TEM表征为纳米级片状晶体,产品粒径3O一40nm。 
  • 1970-01-01 四元共聚水凝胶的合成、表征及吸水性研究
  • 以水为分散介质,以丙烯酰胺(A)、丙烯酸(NaAA)、丙烯酸羟丙酯(mA)为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得新型水凝胶。考察了各单体用量对水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发现AMN~ AAHPA摩尔比为0.521,GMA用量为1wt%,水凝胶吸水倍率达到410g。用红外光谱对水凝胶的结构
  • 1970-01-01 衰减链转移自由基聚合醋酸乙烯酯
  •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醋酸乙烯酯(VAc)的普通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碘,原位生成了碘化物O/一碘代异丁腈,该碘化物在聚合过程中起可逆的链转移剂的作用,合成了含碘端基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I);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5℃较适宜VA
  • 1970-01-01 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概况及发展
  • 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目前实际生产中碱催化和酸催化应用较为广泛。相比之下酸催化应用受到了限制,然而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简述了在酸催化作用下将高酸值原料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原理,酸催化的主要工艺,重点介绍国外研究者从机理方
  • 1970-01-01 陶瓷膜法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条件优化
  • ; 以青岛胶州湾海水为试验对象,优化陶瓷膜作为反渗透法海水淡化(swRO) 预处理时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絮凝沉降为陶瓷超滤膜前处理,pH值6, 5,跨膜压差0.09~0.1OMPa 时,平均渗透通量大于300L/m2h,膜面流速在0.2~1.0m/s 范围内对渗透通量影响较小,预处理出水水质适合海水淡化高压反渗透进水
  • 1970-01-01 水处理复合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概述了复合絮凝剂的分类,对国内外各类复合絮凝剂包括无机一无机、有机-有机、天然-天然、无机-有机和有机一天然型复合絮凝剂的研制与开发动态以及取得的较为重要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复合絮凝剂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BR>
  • 1970-01-01 羧甲基香豆胶的制备与表征
  • 通过加入NaOH氯乙酸钠(SMCA)固体进行香豆胶(FG)的碱化和醚化,制备 了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香豆胶(CMFG)。研究了不同分散介质、反应温度与时间、N aOH与SMCA用量等冈素对取代度反应效率的影响。以异丙醇/水为分散介质,产物取代度反应效率最大,优化的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5h、醇水
  • 1970-01-01 提高已二醇UV值的加氢催化剂研制
  • 以等体积多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并用于催化加氢提高已二醇 uv值。采用XRD、SEM及BET等对催化剂结构与物性进行了测定,通过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Ni负载量为l1.8%、助剂Mg添加1.8%、活化温度773K及活化时间8h时,催化剂活性最高乙二醇在220am、275nm和375
  • 1970-01-01 微波在纳米和亚纳米ZnO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综述了近年来微波在纳米和亚纳米ZnO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和前景。微波不仅在制备时间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方法,还可以得到特殊形态和性能的ZnO材料。 <BR>
  • 1970-01-01 天然层状硅酸盐黏土合成分子筛研究进展
  • 综述了用天然层状硅酸盐黏土合成分子筛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高岭土和膨润土的提纯、活化及用高岭土、膨润土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用天然层状硅酸盐黏土合成分子筛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BR>
  • 1970-01-01 硝酸铵 一有机物体系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 以DSC热分析和雷管感度测定方法研究了硅油、磷酸三乙酯、禾粉、蔗糖等有机物与硝酸铵按照零氧平衡组成体系的稳定性。木粉和蔗糖中存在的羟基等还原性基团显著降低了体系的热稳定性;硅油和磷酸三乙酯的化学性质尽管稳定,但与硝酸铵适 当混合仍具有雷管起爆感度。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