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一种杀生剂在海水介质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 一种有机硫类杀生剂SW303在海水介质中具有生物降解性、光降解性及水解性。它的完全生物降解与药剂的起始浓度和水样的初始含菌量相关;其光解则因光源而异由于该化合物的光吸收峰在紫外区, 因此在紫外光照射下SW303降解迅速,而在目光下的降解速率则比较缓慢;SW303的水解受温度和pH的影
  • 1970-01-01 一种新型固体碱高稳定性介子LCaO.ZrO2的制备及性能
  • 采用可控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介孔CaO ZrO2固体碱。小角XR D、TEM、低温氮吸附等分析都表明,该介孔固体碱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即使在7 00℃依然能保持介孔特征。CO2一TPD测定发现该材料表面具有3种不同的碱性位,且强碱性位数目随着CaO含量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发现该介孔固体
  • 1970-01-01 异丁醇生产技术现状及市场分析
  • 介绍2006年国内外异丁醇生产技术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介绍世界异丁醇供需情况、价格及进出口情况,提出发展建议。 
  • 1970-01-01 一轴二径大型氨合成塔的应用
  • 介绍了一轴二径大型氨合成塔的压力确定、结构特点、工艺流程、催化剂装填与升温还原等情况。通过生产应用, 证明该国产化氨合成塔具有操作稳定、 负荷调节裕度大、氨净值高、床g/s小等特点。 <BR>
  • 1970-01-01 异辛酸铈合成条件的研究
  • 用异辛酸为原料,经过同氢氧化钠皂化和氯化铈复分解反应,合成了异辛酸铈,研究了皂化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氯化铈转化率的影响。实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20min左右、温度55~65℃、皂化率为75%,氯化铈的转化率可达到99.996%以上。 <BR>
  • 1970-01-01 衣康酸一丙烯磺酸钠共聚物的合成
  • 以衣康酸和丙烯磺酸钠为原料,在氧化还原类引发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衣康酸一丙烯磺酸钠共聚物,使用分子链转移剂异丙醇调节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物的阻垢、缓蚀及分散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衣康酸一丙烯磺酸钠共聚物具有优良的阻垢分散性能。 <BR>
  • 1970-01-01 应用先进控制系统提高分子筛脱蜡装置运行水平
  • 分子筛脱蜡装置后分馏单元先进控制项目。是由北京清大同飞优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工程实施技术服务、采用美国AspenTech公司软件、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三厂分子筛脱蜡装置上实施先进控制的科研开发项目。标定结果表明;投用了先进控制可以充分调动多个操纵变量的协调功能,有效地对
  • 1970-01-01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技术研究进展
  •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的研制现状及新型反应器、新工艺的开发,并探讨了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技术的发展方向。 
  • 1970-01-01 影响煤粘结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 为了提高煤粘结指数测定的准确度,本文考察了制样时间、制样粒度、焦化温度、焦化时间、灰分、样品制备后保留时间等因素影响。探讨了不同试验条件下间一煤样粘结指数测定结果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以上各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 <BR>
  • 1970-01-01 乙撑双硬脂酰胺的制备
  • 以乙二胺和硬脂酸为原料制备乙撑双硬脂酰胺,考查了原料配比、滴加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硬脂酸与乙二胺的摩尔比2.5l,滴加时间lh,反应温度l60℃,最高收率98.12%。产物结构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表征。 <BR>
  • 1970-01-01 用固定化 L· 赖氨酸脱羧酶细胞制备 1 ,l 戊二胺
  • 研究了4种同定化蜂房哈夫尼菌(Halvei ASI.1009)菌体细胞的材料和方法,包括海藻酸钙包埋法、半透膜透析袋法、海藻酸钙一明胶交联包埋法和明胶包埋法。其中海藻酸钙包埋法稳定性最好,该方法最优转化条件为在P(海藻酸钠)= 30g/L的水溶液中,最适菌体质量浓度为P(菌体)=30.8L,lO0ml转化液中
  • 1970-01-01 乙醛氧化塔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根据乙醛氧化制醋酸的反应机理,对乙醛氧化塔爆炸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乙醛氧化塔频繁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实施后有效地防止了乙醛氧化塔的爆炸事故,并提高了醋酸收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BR>
  • 1970-01-01 乙烯裂解炉辐射段流动与燃烧的三维数值模拟
  • 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2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E—BA一107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内的流动和燃烧做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为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使用GAMBIT2.2软件建立了与裂解炉实际尺寸完全一致的几何模型;在计算过程中采用了标准k—湍流模型、离散坐标辐射模型和有限速
  • 1970-01-01 优化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回收干气中的丙烯
  • 通过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两大公司的70余套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数据的分析,发现多数催化裂化装置存在干气中C组分含量较高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认为通过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整体优化,采用溴化锂吸收制冷技术,即降低吸收塔操作
  • 1970-01-01 以无烟煤为主在捣固焦炉中生产冶金焦
  • 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炼焦技术在扩大炼焦煤资源、提高焦炭质量及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文中介绍了以无烟煤为主要炼焦煤,在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中生产一级冶金焦的过程。同时还就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炼焦工艺、炉体结构、焦炉铁件和机械配置等方面作了介绍。 <BR>
  • 1970-01-01 优化曝气方式对减缓SMBR一体式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影响
  •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研究了改进型曝气方式(膜出水时气水比为201停止抽吸时气水比为401)和传统曝气方式(采用气水比401连续曝气)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下SMBR的运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曝气方式的SMBR中胞外聚合物(EP 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浓度以及料液粘度都低于传统的SMBR,减轻
  • 1970-01-01 异丁醇生产技术现状及市场分析
  • 介绍2006年国内外异丁醇生产技术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介绍世界异丁醇供需情况、价格及进出口情况,提出发展建议。 
  • 1970-01-01 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吸附脱氮一加氢精制组合工艺的开发
  • 在试验室固定床小型试验装置上,采用自行研制的DNSiA1-004硅铝吸附剂, 对碱氮质量分数为100~190g/g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吸附脱碱氮, 吸附剂饱和后用溶剂M进行脱附再生, 最后针对脱碱氮柴油进行加氢精制。结果表明 DNSiA1-004吸附剂对柴油中的碱氮具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 在脱碱氮率不小
  • 1970-01-01 优化碳化塔操作 提高纯碱产量
  • 为进一步优化碳化塔操作,提出了采用适当提高氨盐水NI-13与№的浓度、 优化清洗塔操作以及维持适宜的碳化塔“中部温度”、提高碳化塔各段气相CO2的分压和适当补充窑气提高下段气量等措施,可进一步改善碳化作业状况,达到增产降耗的目的。 <BR>
  • 1970-01-01 油田回注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腐蚀的机理及其防治方法
  • 油田回注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生产系统中的管线、设备等造成严重腐 蚀,影响油田的生产。作者综述了,油田回注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腐蚀的机理及防治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同时,提出解决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问题的发展方向。 <BR>
  • 1970-01-01 油罐清洗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  阐述了油罐在清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以及针对各种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控制油罐清洗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