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纤维液膜接触器在液化石油气脱硫工艺中的应用
  • 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分公司液化石油气精制装置采用了纤维液膜脱硫技术,脱硫前液化石油气总硫6000mg/m3以上,经精制脱硫后总硫降到40mg/m3以下。与常规工艺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适用性强、操作费用低等特点。 <BR>
  • 1970-01-01 香豆素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运用拼合原理并根据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设计了香豆素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是以甲基取代的香豆素为原料,经NBS溴化后,再与5-(4-羟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在NaH作用下缩合得到, 其中中间体5-(4-羟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是由噻唑烷二酮与对羟基苯甲醛在哌啶催化下缩合得到,共合成
  • 1970-01-01 小苏打扩改技术方案与实践
  • 详细介绍了小苏打50kt/a改造扩大到70kt/a生产能力技术探索和改进的过程,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 1970-01-01 一种新的天然气管道设计精确解析方程的研究
  • 基于连续性方程及动量方程,导出管道中可压缩流体流动的精确解析方程式。该方程给出了流量、人口压力、出口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该方程对设计计算十分有用。该方程适用与任意管道布局和管道地形,任意大小和方位。工程中许多 重要问题都可以用该方程来研究的,它们包括气井井底压力(BHP
  • 1970-01-01 新型U形管换热器在粗甲醇系统中的应用
  • 阐述了新型U彤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介绍了该种换热器在粗甲醇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新型u形管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防振反防垢性能好、传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BR>
  • 1970-01-01 乙二胺与Ⅳ一乙基乙二胺萃取精馏溶剂的选择
  • 常压下,测定了乙二胺一Ⅳ一乙基乙二胺、乙二胺一乙二醇、Ⅳ一乙基乙二胺一乙二醇二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由实验数据关联了Wilson模型参数。选取口一苯乙醇和乙二醇作为萃取剂,在萃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了物系的汽液平衡计算和实验验证。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乙二醇是乙二胺和Ⅳ一乙基
  • 1970-01-01 新型导向立体传质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
  • 对立体传质塔板的帽罩顶部分离板进行改造,开发出具有导向功能的导向立体传质塔板(CTST一8)。在直径60Omm的实验塔上对CTST一8的塔板压降、雾沫夹带、漏液等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由实验数据关联得到了干板压降、湿板压降和雾沫夹带的经验式。实验结果表明,CTST一8的干板压降为0
  • 1970-01-01 乙二醇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
  • 对国内外乙二醇合成的传统工艺直接水合法、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进行了介绍;对乙二醇合成的新工艺,包括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法和cl化学法的工艺流程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其中cl化学法主要分为乙烯合成法、合成气合成法和甲醛、甲醇合成法。作为合成气合成法之一的合成气偶联
  • 1970-01-01 乙酰丙酮钙催化剂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 以CaC1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乙酰丙酮钙催化剂;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H核磁共振表征确证了所制得的乙酰丙酮钙催化剂的结构并将乙酰丙酮钙催化剂用于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二甲氨基乙醇(DMAE) 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研究了乙酰丙酮
  • 1970-01-01 延迟焦化增液剂的工业试验
  • 介绍了YJZS-01延迟焦化装置增液剂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1.0Mt/a延迟焦化装置上的试用情况。该增液剂主要由特种高温防腐剂、接枝分散剂、高温链引发终止剂、高温金属减活剂、除垢清洗剂等活性组分复配而成,有减轻炉管结焦和增加延迟焦化液体产品收率的作用。5天
  • 1970-01-01 乙亚氨酸乙酯盐酸盐合成反应机理分析
  • 介绍了采用Pinner法合成乙亚氨酸乙酯盐酸盐的反应机理。较详细地分析 了乙亚氨酸乙酯盐酸盐合成过程中水解、醇解和热分解3种副反应发生的条件。对优化乙亚氨酸乙酯盐酸盐合成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BR>
  • 1970-01-01 以高产量、高产率、高生产强度为目标的发酵过程优化技术
  • 以高产量、高底物转化率和高生产强度为目标,综合运用微生物反应计量学、生化反应和传递动力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及代谢工程理论,开发了(1)基于微生物反应计量学的培养环境优化技术;(2)基于微生物代谢特性的分阶段培养技术;(3)基于反应动力学模型的优化技术;(4)基于代谢通量分析的优化技
  • 1970-01-01 异佛尔酮合成技术进展与应用开发
  • 介绍了异佛尔酮国内外合成技术进展、生产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丙酮固体催化剂多相催化合成异佛尔酮的技术进展,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 1970-01-01 以稀土固体超强酸Gd一SO一/ZrO催化合成三氯水杨酸正戊酯
  • 以不同配比的Gd一sOj一/Zr02稀土固体超强酸合成三氯水杨酸正戊酯为探针反应,筛选出制备稀土固体超强酸Gd3一sol一/ZrO2 的最佳工艺条件20gZrOCI2·8H2O、1.0%(质量分数)Gd2(SO4)3和0.8mol·L-1H2SO4 混合液,搅拌 60rain后浸泡3h,600℃焙烧3h 。以GSZ一1合成三氯水杨酸正戊酯的最佳反应
  • 1970-01-01 原料气组成对Naz WO4一Mn/SiO2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影响
  • 研究了原料中c2H6,CO,CO2含量对Na2WO4一Mn/SiO2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两段反应器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原料中c2H6的含量,会抑制甲烷的转化,同时使CO的生成量增加;随原料中CO含量的增加,CO2的生成量有所增加,但反应过程中CO的生
  • 1970-01-01 异戊二烯和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合成研究
  • 采用阳离子聚合法,以异戊二烯、苯乙烯为单体合成了低分子量的共聚物,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反应时问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对合成产物进行了IR及热重分析。研究表明,较佳的聚合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0%、催化剂(A1C1)与助催化剂(CC13
  • 1970-01-01 2一辛醇气相脱水合成 2一辛烯
  • 研究了负载型脱水催化剂对2一辛醇气相脱水合成2一辛烯的催化作用,由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其催化性能,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20℃左右,空速0.35h~,2一辛醇转化率98%以上,2一辛烯产率96%。该催化剂稳定性好,与传统脱水催化剂相比,具有2一辛烯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和催化剂单耗低的优点。 <BR>
  • 1970-01-01 原位聚合法制备活性碳 一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 通过原位化学沉积法将聚苯胺(PANI)均匀地沉积在多孔活性碳(Ac)表面, 得到AC—PANI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 光谱对样品的形貌及成分进行表征,将得到的复合材料组装成电化学超级电容器,进行电化学的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结果显示,在1M的硫酸溶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