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应用导热胶泥的伴热优化系统传热特性及节能潜力数值研究
  • 基于前期光滑外伴管伴热系统性能的研究,对应用导热胶泥进行伴热优化的系统,利用FLUENT软件对其传热特性与节能潜力进行了数值分析。伴管下置式系统中,优化前后均存在浮力诱导的层流自然对流。应用不同夹层模型的计算表明, 优化后仍需保持空气夹层以减少热损失,但可将伴管上置而基本不影
  • 1970-01-01 2 一正己基乙酰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 乙酰乙酸甲酯和1一溴己烷在醇钠作用下,乙酰乙酸甲酯烃化制备2一正己基乙酰乙酸甲酯。考察钠用量、原料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钠、乙酰乙酸甲酯、1一溴己烷的摩尔比为O.941O.75,反应时间4.5h,2一正己基乙酰乙酸甲酯的产率可达62.27%。进行了FT-IR检测分析
  • 1970-01-01 英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及启示
  • 基于保证能源安全、降低温室效应、解决社会问题和执行欧盟政策等原因,英国通过国家立法和财政补贴积极鼓励发展生物能源,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协调跨部门、跨行业的研发活动和产业化,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英国发展生物能源的经验,有助于我国探索适合国情的生物能源发展模式。
  • 1970-01-01 3,4一亚甲二氧基苯酚的合成
  • 3.4一亚甲二氧基苯酚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剂和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以邻苯二酚、二氯甲烷为原料经环合得到1,2一亚甲二氧基苯,然后与乙酰氯经Fr iedel—Crafts反应得到3,4一亚甲二氧基苯乙酮,最后经双氧/乙酸氧化、水解得到目标产物。总收率20.2%。 <BR>
  • 1970-01-01 造气炉阀门动作速度对造气的影响
  • 介绍了间歇式固定床煤气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围绕造气的稳产低耗经济运行,结合生产实际,指出了造气工艺流程能耗的关键一 阀门动作速度问题,提出了几种改进措施,计算了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 <BR>
  • 1970-01-01 用于a一烯烃聚合的固载化AICI3催化剂的稳定性
  • 以1一癸烯为原料,研究了固载化Ala,催化剂(简称催化剂)对a一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载体孔结构、催化剂颗粒大小、 庚烷与1一癸烯的体积比、反应温度和单釜反应时间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双孔Al20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稳定性比以介孔y—Al203为载体制
  • 1970-01-01 优化工艺流程 生产高品质小苏打
  • 根据鸿化小苏打生产装置的特点,阐述了在现有生产装置基础上,优化工艺流程思路和生产高品质小苏打产品的工业实践过程。 
  • 1970-01-01 中、低温煤焦油延迟焦化的工艺研究
  • 在温度480—500C、压力0.15~0.17MPa的条件下,进行了中、低温煤焦油延迟焦化的工艺研究。探讨了重质油在管式加热炉里结焦的问题,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延迟焦化操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煤焦油延迟焦化可以得到较高的燃料油产率,较低的蜡油产率和较好的产品分布。 <BR>
  • 1970-01-01 由环己烯合成 1 , 2 一环己二醇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以环已烯为主要原料,合成l,2 一环己二醇工艺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从常用氧化剂双氧水、分子氧、有机过氧酸及烷基过氧化氢等方面, 阐述了环己烯的二羟化方法,对目前应用于此反应的二羟化催化剂如过渡金属络合物、手性锇催化剂、杂多酸、分子筛、磺酸树脂催化剂等进行了
  • 1970-01-01 70kt/a聚丙烯装置的扩能改造
  • 对70kt/a聚丙烯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通过增加环管反应器的高度、增粗闪蒸线的内径等措施,消除了大负荷生产的瓶颈,水牛耿村能力可提高到120kt/a,能耗从5.67MJ/t降低到4.62MJ/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1970-01-01 重油催化装置管线散热损失计算与分析
  • 以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0.14Mt.a~重油催化装置标定数据为基础, 计算高温管线的散热损失。管线总散热损失占装置能耗约为31.137~37.504MJ.t, 管线散热总传热数主要受Ai/y控制,其次是h0-1,而0-1,yi,orw/w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BR>
  • 1970-01-01 有机胺柱撑层状结构镧铌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用不同链长的有机胺柱撑镧铌酸,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的各种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插入的有机胺链增大,产物的层间距增大,热稳定性提高,且有利于铂的交换和插入。正壬胺的柱撑后镧铌酸的层间距可以达到2.91nm。 <BR>
  • 1970-01-01 80kt/a合成氨装置变换系统技改与运行
  • 在8Okt/a变换系统基础上,采用低温低硫变换专利技术对原中串低变换进行 了系统改造,使之达到配套合成氨100kt/a的生产能力。改造后,平均吨氨节电8Okwh,平均日产氨提高1525t,吨氨蒸汽消耗降低8Okg,变换系统节能降耗、安全稳定和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效益明显,1年内即可收回改造投
  • 1970-01-01 重油加氢催化剂孔结构改善的研究进展
  • 介绍了国内外重油加氢催化剂孔结构改善的研究状况及加氢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作用机理,综述了重油加氢催化剂孔结构改善的方法,改变制备条件法和扩孔剂法。指出开展重油加氢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BR>
  • 1970-01-01 有机氯化反应及其控制
  • 结合氧化反应的工程应用,对有机氯化反应过程安全事故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反应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方法。通过介绍国内外分子筛择形催化氯化及氯化反应分离耦合工程技术的进展,展示实现有机氯化反应高选择性的控制技术,为氯化产品工业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 <BR>
  • 1970-01-01 重质油悬浮床加氢技术新进展
  • 综述了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工艺的最新进展,并对分散型催化剂的开发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经历了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和均相分散型催化剂两个过程,均相分散型催化剂又分为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和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两类。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催化活性较低,而且致
  • 1970-01-01 AIPO4—11和SAPO4—11分子筛的微波合成及结晶机理研究
  • 以二异丙胺为模板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A1PO4—11和SAPO4—11分子筛,考察 了合成压力、HF用量对合成A1PO一11分子筛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及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的具有AEL晶体结构的AIPO4一l1和SAPO4—11分子
  • 1970-01-01 紫外线吸收剂UV一0的脱色方法
  • 针对紫外线吸收剂uV一0的粗产品,研制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的脱色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萃取剂和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萃取剂的用量为20%左右;活性白土的用量约为15%左右,脱色后的产品为淡黄色结晶,熔点为146.2-147.33℃,产品收率为88%左右。 <BR>
  • 1970-01-01 AI-MCM-41分子筛对多环烃的催化异构化性能
  • 采用室温合成了AI-MCM-41分子筛,采用XRD、FT-IR和表面测定仪等方法表征了AI-MCM-41分子筛的结构。以多环烃endo—TCD(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异构化反应为例考察了不同铝硅物质的量比的AI-MCM-41分子筛催化异构化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表面负载无机酸及贵金属Pt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I-MCM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