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最新研究进展
- 合成光学活性环氧化合物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化学面临的挑战之一,而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合成光学活性的环氧化物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有关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类型,文章对各类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讨论聚合物负载金属络合物以及新型手性配体BINOL催化的
-
1970-01-01
不同钙含量粉煤灰合成沸石对污水中磷的去除
- 进行了以不同钙含量的粉煤灰为原料合成的3种沸石对污水中磷去除的试验,探讨了表面交换性阳离子种类、投加量以及磷浓度对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投加量为8g/m,磷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合成沸石除磷能力均高于粉煤灰,钙饱和处理又可明显进一步提高粉煤灰合成沸石的除磷效果。粉煤灰
-
1970-01-01
Pt负载BaTi409的紫外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了BaTi40光催化剂,并利用XRD和uV—Vis光谱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选用甲基橙作为光催化活性的染料模型,研究了n的负载量对BaTi4O9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表明, n的负载对光催化活性影响很大,当Pt的负载量为BaTi4O9质量的0.5%时
-
1970-01-01
不同硅铝比HZSM一5分子筛对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影响
- 采用固定床高压反应装置,以工业用(CuO/ZnO/A12O3)作为甲醇合成催化剂,四种不同硅铝比(硅铝比为25、38、50和150)的HZSM一5作为甲醇脱水催化剂, 二者机械混合制备出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脱水组分(H ZSM一5分子筛)的硅铝比对二甲醚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通过BET、XRD
-
1970-01-01
TiO2纤维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 采用常压乙二醇法制备出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TiO2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 TiO2纤维直径为0.8-2.0um、长度为5—25um; BET比表面积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 随焙烧温度的升高,比表面积减小, TiO2纤维晶型逐渐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 紫外一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结果
-
1970-01-01
不同纳米二氧化钛粒径的应用研究
- 纳米二氧化钛在催化、光催化、陶瓷、电子材料、涂料、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就不同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1970-01-01
苯酐尾气塔的除酸雾改造
- : 分析了苯酐尾气塔后产生酸雾的原因,阐述了相应技术改造措施增加高3 m直径3.4m的扩大段,扩大段内设直径为2.8m标准丝网除沫器2层,增设除沫器积液的回收装置,并加强工艺管理等措施,提高了尾气塔系统的洗涤分离效果,杜绝了尾气塔下酸雾现象的发生,改善了操作环境 <BR>
-
1970-01-01
ZnO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以Zn(NO)2为原料、 强酸型阳离子树脂为模板。 制备了ZnO微球。采用热重一示差扫描量热、 x射线粉末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紫外一可见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氮气吸附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 ZnO微球由纳米ZnO晶粒组成, 球体直径200—6O0um。当焙烧温度为580
-
1970-01-01
不锈钢的腐蚀种类及影响因素
-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但在特殊的操作工况下,此材料会出现诸如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等现象,而应力腐蚀、晶问腐蚀会给工程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结合工程实际,分别介绍以上各种腐蚀产生的机理及不锈钢在化学介质中的抗腐蚀性,并重点介绍晶问腐蚀产生的原因和
-
1970-01-01
苯磺酸酮催化合成环己酮一 1,2一丙二醇缩酮
- 以苯磺酸酮为催化剂,环己酮与1,2一丙二醇合成了环己酮1,2一丙二醇缩酮。研究了环己酮与1,2一丙二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酸酮是合成环己酮1,2一丙二醇的良好催化剂。在环己酮与 1,2 一丙二醇的投料摩尔比为11.5、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
-
1970-01-01
不锈钢换热器的焊缝腐蚀与选型
- 分析了甲醛生产中304不锈钢焊缝腐蚀的原因,并提出甲醛冷却器型式的选择。通过分析板式换热器的特点,得出板式换热器优于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结论。
-
1970-01-01
苯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 2005年全球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2745.0万,总消费量为2434.7万t。预计 2010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786.0万t/a,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003.0万t。截止到2 006年11月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285.5万t/a,2005年产量为125.0万t,消费量为405.0万t。预计2010年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6OO.0
-
1970-01-01
采用降解法生产高融体流动速率的聚丙烯专用树脂
- 介绍了大庆华科公司采用降解法一利用固体过氧化物,生产纤维级聚丙烯专用树脂HK-PP—TF产品的生产过程。指出通过控制过氧化物加入量,可以控制产品熔体流动速率,保证生产的稳定。该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210min、灰份小于0.03%、拉伸屈服强度大于30MPa、黄色指数测试值小于0.5。 <BR>
-
1970-01-01
丙酮氰醇生产过滤工艺的改进
- 分析了丙酮氰醇合成后处理中过滤器经常堵塞的原因。通过在结晶莹中加入杂多酸类阻聚剂、采用双釜变温结晶的方法,使过滤层的层间分布显著减小(质量分数控制在l%一2%范围),压力随过滤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平稳升高降低了过滤工艺的操作压力,减少了过滤工艺的切换次数,满足了生产的要求。 <B
-
1970-01-01
丙烯酸叔丁酯分散聚合的研究
-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浆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稳定剂、乙醇一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对丙烯酸叔丁酯的分散聚合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稳定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聚丙烯酸叔丁酯微球粒径及分散系数的影响。在乙醇一水分散介质中,丙烯酸叔丁酯进行
-
1970-01-01
采用吸附法对焦化纯苯进行脱硫精制的研究
- 介绍了采用粒状活性炭脱除焦化纯苯中cS的研究结果。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吸附量;通过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了进料流速及活性炭床层高度等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吸附有利,进料流速越小、床层越高,穿透时间越长以在吸附前对活性炭进行N吹扫活化,可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