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3,5一二羟基戊苯(Oliveto1)的合成进展
  • 3,5一二羟基戊苯是有生理活性的重要化合物,也能用来合成大麻素,用于止痛、镇静、抗炎、助消化和抗高血压等,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其合成方法,比较了优缺点。 
  • 1970-01-01 二甘醇的综合利用技术新进展
  • 二甘醇(DEG)是环氧乙烷用水合法生产乙二酵(EG)的副产物,随着我国乙二醇工业的迅速发展二甘醇产量不断增加,充分利用二甘醇资源开发下游产品、拓展二甘醇的用途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国内二甘醇的综合利用进展,介绍了二甘醇的直接利用途径和二甘醇合成吗啉、二甘醇醚、二甘醇酯、1,4一
  • 1970-01-01 输气管路节流阀不同开度时的流场模拟
  • 节流阀的设计、安装、操作等不当将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而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流场的改变,故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运用FLUENT软件 对天然气流经不同管径、不同开度节流阀时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管径、不同开度节流阀内压力与速度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管内流场分布
  • 1970-01-0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纳米管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根据国内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部分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对其应用发展提出了建议。 <BR>
  • 1970-01-01 高酸原油脱钙技术进展
  • 介绍了高酸原油酸值与钙含量之间的关联和钙在原油中的赋存状态、危害。综合国内外原油脱钙方法及应用背景,指出当前脱钙技术及脱钙剂存在的不足;针对现有的高酸值高钙原油的特点,提出螯合、沉淀脱钙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提出研制开发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廉价的脱钙剂是主要的发展方
  • 1970-01-01 单表对中的图表法和计算法及其应用
  • 对目前国际性工程及大型外企所广泛采用的单表法对中找图正要求及其图表法和计算法的阐述,介绍了机器从冷态到热态支点处轴中心线的位置变化及调整方法,并对乙烯裂解气装置中的C2Heat Pump压缩机的对中进行举例说明。 <BR>
  • 1970-01-01 探索三甲苯麝香合成及精制的工艺
  • 用5一叔丁基连三甲苯为原料,在尿素作用下与混酸反应合成三甲苯麝香。 解决了传统工艺复杂、流程长、收率低的特点,得到了较理想的工艺参数,并且找到了影响麝香质量的原因。 
  • 1970-01-01 环烷基原油的资源特征和利用
  • 介绍了环烷基原油资源分布及其利用情况。环烷基原油的润滑油馏分中含蜡量少或几乎不含蜡,凝固点低,粘度指数较低,可用来制备倾点要求很低而对粘温性能要求不高的油品,如电器用油、冷冻机油等;而渣油中含沥青较多的特点可用来生产优质道路沥青。 <BR>
  • 1970-01-01 电沉积铁硫化制备FeS2电极及其性能
  • 使用电沉积方法在Au基体上沉积了一层铁薄膜。铁薄膜与粉末s密封于石英玻璃管中并在300C温度进行热处理得到硫化铁样品。应用XRD衍射仪测试其结构,结果证明薄膜为黄铁矿(Fes)。能谱仪对样品进行元素分析,表明薄膜中的Fe/s <BR>的比例为2.0。从Fe电沉积电量分析,得到的黄铁矿薄膜厚约为
  • 1970-01-01 用混合C9芳烃中的连三甲苯合成烷基连三甲苯
  • 主要介绍了在催化剂无水A1C13作用下用异丁烯做烷基化剂,用混合C9芳烃溶剂油中的连三甲苯合成烷基连三甲苯的过程,并交代了该烷基化反应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烯烃连三甲苯(量比)=1.11.0;烷基化温度为70~90oC;催化剂/- R料 (质量比)=1.5100.0;烯烃进气速度为3L/rain 。减压精馏的较佳工艺参数
  • 1970-01-01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取合成气的研究进展
  • 近几十年来,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反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取合成气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载体、助催化剂及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它们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并对催化剂积炭的形成和消除、重整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BR>
  • 1970-01-01 电位滴定法测定工业烧碱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含量
  • 目前GB/T4348.1—2000测定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时, 采用的是化学滴定法,但是此方法存在耗时耗试剂等一系列缺点,不符合现代分析化学发展的趋势,而自动电位滴定法操作方便,测定快速准确,有利于实现化学分析的自动化。本实验用瑞士Metrohm 682电位滴定仪对大量样品进行测定
  • 1970-01-01 120万t/a RFCC装置反再系统工艺设计
  • 所阐述的是120万t/a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反应再生系统工艺设计过程目前我国汽油产量的80%和柴油产量的3O%是由催化裂化装置提供的,同时也提供 大量的液化石油气作为宝贵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就经济效益而言,炼厂中50%以上的效益是由催化裂化而取得的。其装置也先后经历了固定床反应器、移
  • 1970-01-01 金属氮化物/碳化物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过渡金属氮化物与碳化物是一类间充性化合物,其结构特点决定其在催化反应上具有独特的催化效果。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氮化物与碳化物基本性质与作为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进展,综述了其在催化加氢,脱氢,脱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示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BR>
  • 1970-01-01 JH一400聚醚多元醇的合成
  • JH一400聚醚多元醇是以淀粉醇解制甲基葡萄糖苷过程中废弃的母液为主起 始剂,甘油为共起始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与环氧丙烷聚合而成。本文着重介绍 了它的合成工艺,讨论了相关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由于起始剂母液为废弃物, 且有环状结构,所以由其制得的JH一400聚醚多元醇成本低廉,由其制
  • 1970-01-01 甘油的生产应用现状及技术开发新进展
  • 甘油用途广泛,是一种极好的平台化学物,但传统需求量难以消化近年突增的甘油产品,以其为原料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渐成潮流。介绍了甘油的生产应用现状及开发利用新途径,指出对其应用技术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BR>
  • 1970-01-01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与普通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有很多优点,近年来受到过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得到开发应用,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开发成了研究热点。通过对几种高分子聚硅酸盐絮凝剂的介绍,分析了它们的制备方法、特点、 发展现状及应用。 <BR>
  • 1970-01-01 PDMDAAC的合成及其絮凝作用的评价
  •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有机阳离子絮凝剂聚二甲基。Z-烯丙基氯化铵。考察了单体始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对聚合物转化率和特性黏数的影响。评价了不同投加量、污水温度、pH值条件对聚合物絮凝作用的影响。 <BR>
  • 1970-01-01 国内外清洁汽油技术进展
  • 对比了欧洲和我国的清洁汽油质量指标,分析了发达国家清洁汽油硫含量变化情况。对国内外清洁汽油的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建议在碳五碳六异构化技术、固体超强酸烷基化技术、汽柴油清净分散剂等等技术上进行深入研发,以利我国的清洁汽油技术的快速发展。 <BR>
  • 1970-01-01 煤气化技术选择依据
  • 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煤气化技术,对煤气化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几点参考依据,分别从煤质因素、气化指标因素和下游产品需要因素考虑,给出了目前选择煤气化技术的一些参考建议。 
  • 1970-01-01 交联聚合物体系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国内常用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凝胶、交联聚合物微球以及交联聚合物溶液的研究进展,对3种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凝胶体 系封堵强度高,但成本也高;交联聚合物微球变形性好,能深入地层深部,但封堵强度不高;交联聚合溶液黏度低、注入性能好,但不能用污水配制。 <BR
  • 1970-01-01 黄芩苷脂质体制备及包封率测定
  • 采用逆相蒸发法,利用卵磷脂制备黄芩苷脂质体,以紫外法测定黄芩苷浓度,透析法测定黄芩苷包封率。结果表明卵磷脂胆固醇(m/m)为41,有机相 水相为31,黄芩苷浓度1.5mg/mL,所制得黄芩苷脂质体粒径均匀、制备量大, 包封率达40.4%。 <BR>
  • 1970-01-01 现代分离技术在磷脂酰胆碱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磷脂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高压脉冲法、树脂吸附法、溶剂冷冻法等新技术在磷脂酰胆碱离纯化研究方面的进展。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