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加氢裂化装置开工要点及难点
  • 首先对加氢裂化装置的开工要点和难点进行介绍,其次结合国内多套加氢裂化装置实际开工过程以及开工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较好的开工经验,为以后新建装置开工提供借鉴。 
  • 1970-01-01 FCC汽油脱硫工艺及发展现状
  • 国内、外对车用汽油硫含量的限制日趋严格,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是关键。针对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开发的一系列FCC汽油加氢脱硫、吸附脱硫以及一些其他脱硫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对今后脱硫方法的发展方向加以预测。 <BR>
  • 1970-01-01 三氮唑(脱氧)核苷的生产方法研究
  • 综述了化学合成法、发酵法和酶法三种生产三氮唑(脱氧)核苷方法,指出用重组的核苷磷酸化酶进行酶法合成三氮唑核苷将是核苷类药物生产的必由之路, 对核苷类衍生物药物的生产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BR>
  • 1970-01-01 离心泵油封技术改造
  • 提高离心泵油封的使用寿命对延长设备运行周期、降低维护维修成本有重要的作用。把原装的迷宫密封改造为骨架油封,能在达到要求密封效果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油封件的使用寿命。 
  • 1970-01-01 LLDPE/POE共混物的交联行为研究
  • 采用过氧化物交联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一一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研究了工艺、配方对LLDPE/POE共混物凝胶含量的影响,以及凝胶含量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LLDPE/POE共混物的凝胶含量随引发剂的 用量、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
  • 1970-01-01 2,6一二吡啶基一1,4一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以烟酰乙酸乙酯、醛和醋酸铵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2,6一二吡啶基一 1,4 一二氢吡啶衍生物,收率为40%~88%。探讨了溶剂和底物结构对反应的影响。与在乙醇中回流反应相比,该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时,反应时问短,产物收率高。 <BR>
  • 1970-01-01 ZSM一 5催化剂上的甲醇转化研究
  • 利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考察了甲醇在改性ZSM一5分子筛催化剂上转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增加,甲醇转化率上升;乙烯和丙烯碳基选择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且丙烯选择性的增加速率大于乙烯选择性的增加速率;油相产物的碳基选择性随温度增加而降低,而油相中芳烃浓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芳
  • 1970-01-01 4,4一二氨基一3,3一二甲氧基偶氮苯的合成
  • 报道了一种以简单的起始原料合成新型染料中间体4,4一二氨基一3,3一 二甲氧基偶氮苯的方法。产品经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测定,与结构相符。该合成方法简便快速,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产率高,产品纯度好。为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方法。 <BR>
  • 1970-01-01 掺磷中孔SiO2在30c-200C范围内的质子导电性
  • 合成了孔壁掺磷中孔SiO2(m—PH—SiO2),其BET比表面积为407mg,BJH平均孔径为6.1nm。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除去游离P2O的掺磷中孔SiO2在30C~200E范围内100%相对湿度下的质子电导,样品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150C 和100%相对湿度下,样品的电导可达3.1×10~S.cm一,比纯中孔Sio2(m—Si2) 的电
  • 1970-01-01 5一氟尿嘧啶一1一基乙酸合成新方法
  • 5一氟尿嘧啶与氢氧化钾作用得到5一氟尿嘧啶单钾盐,5一氟尿嘧啶单钾盐与氯乙酰乙酯得到Nl一乙酸乙酯取代5一氟尿嘧啶,再经酸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5一 氟尿嘧啶一1一基乙酸,产率85%,产品纯度99.52%,并采用红外、核磁、紫外的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确定了产品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此法制备5一氟
  • 1970-01-01 10kt/a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设计特点
  • 介绍了某10kt/a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的主要流程和操作参数,并对该装置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该装置工艺方面,采用一段高温转化,三段催化转化的克劳斯技术,利用过程气的气一气换热,减少加热蒸汽用量;设备方面,利用组合型设备减少了占地面积。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投资省,适应性好,占地小,硫回收率
  • 1970-01-01 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 氮芥类药物是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是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几年,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新型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研究,本文就近年氮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BR>
  • 1970-01-01 ECH系列水处理剂在炼油循环水中的应用
  • 独山子石化炼油厂新区循环水水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ECH系列水处理药剂的配方。经过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研究院防腐中心的评定和3个月的现场运行结果显示,在5倍的浓缩倍数下,ECH系列药剂起到了良好的缓蚀、阻垢和杀菌灭藻效果。 <BR>
  • 1970-01-01 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 反应精馏是化学反应和精馏过程耦合为一体的单元操作,已成为当今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反应精馏塔及催化剂,对催化剂床中传质及流体力学特征,数学模型和反应精馏塔设计方程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反应精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可能的应用
  • 1970-01-01 化学反应 一结晶法联用分离三苯基膦与三苯基氧膦
  • 用化学反应一结晶联用法从Wittig反应废渣中回收三苯基膦和三苯基氧膦。废渣混合物经过酸处理、重结晶,分别得到三苯基膦和三苯基氧膦。考察了洗涤酸、结晶溶剂等对产品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洗涤酸种类和稀酸浓度对结果无影响,重结晶溶剂选用氯苯较好,分离产物经红外、高效液
  • 1970-01-01 SAM树脂对PC/ABS合金的改性研究
  • 采用苯乙烯一丙烯腈一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SAM树脂)代替PC/ABS合金中的部分SAN树脂,研究了SAM树脂在SAN树脂中的含量对不同胶含量的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用SAM树脂代替一部分SAN树脂后,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SAM树脂用量的增加略有增加,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基本不
  • 1970-01-01 聚乳酸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进展
  • 聚乳酸是目 前最具竞争力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但也存在脆性过大、亲水性差、售价太高等明显缺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聚乳酸为主链进行的接枝聚合反应。聚乳酸接枝物的合成,能够明显改善聚乳酸的表面性能。而且可以在聚乳酸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体系中发挥明显的增容作用,为新型聚
  • 1970-01-01 氨基磺酸对凝汽器的清洗技术研究与应用
  • 介绍了氨基磺酸的性能,研究了清洗原理和清洗工艺,并用氨基磺酸对主要的电力设备凝汽器进行了现场清洗。其清洗的结果表明运用适当的清洗工艺, 能够有效而安全地实现对关键设备的清洗。 <BR>
  • 1970-01-01 可再生原料为交联剂制备水性聚氨酯脲
  •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聚氧化丙烯二元醇(GE210)为软段,乙二胺(EDA)为扩链剂,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脲(PUU)分散液。并用可再生的氧化玉米淀粉对其进行了交联改性。测试结果表明,加入氧化交联淀粉后,水性PUU分散液的表面张力增加,成膜
  • 1970-01-01 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应用的研究进展
  • 主要介绍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医药以及环保等方面应用的进展,对解决大孔离子树脂在处理工业废水、医药和食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 1970-01-01 二茂铁酰化反应研究
  •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分别与乙酸酐、酰氯、氯乙酰氯,在质子酸或Lewi s酸作用下发生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生成乙酰基二茂铁,二乙酰基二茂铁, 氯乙酰基二茂铁(2a~2c),在制备的过程中我们对(2a一2c)合成工艺进行优化, 以68.9%~98.6%的收率得到三种常见的酰化产物,与文献相比收率都有所提高。
  • 1970-01-01 蒸发在丙烯腈行业中的应用
  • 阐述蒸发操作在丙烯腈行业中的利用一蒸发结晶和四效蒸发。丙烯腈生产过程会形成稀硫铵溶液和含CN一的重组分溶液等副产物,稀硫铵溶液采用蒸发结晶的工艺生产化肥级硫铵,重组分溶液采用四效蒸发,提浓原溶液,减少后续工序的处理量,同时两种工况产生的二次蒸汽被利用或冷却,其凝液再次补充
  • 1970-01-01 改炼高硫原油焦化装置安全适应性研究
  • 近年来,国内炼油装置越来越多的改炼进口高硫油,本文以延迟焦化装置为例,从原料变化人手,通过对国内各炼化企业几年来的检修记录调查,重点单位的现场勘查等,分析了原有炼油装置在油品含硫量增高的情况下的安全适应性,并探究针对腐蚀、硫化氢泄露、硫化亚铁自燃等三个主要危险因素的安全防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