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O一去甲基文拉法辛的合成进展
- O一去甲基文拉法辛是文拉法辛的活性代谢产物,属于5一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本文对近几年来0一去甲基文拉法辛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根据起始原料的不同,即以文拉法辛和以1-2一胺基-1一(4一甲氧基)乙基环己醇为起始原料,对其合成路线进行了综述,
-
1970-01-01
环境友好的溶剂型脱漆剂的研究进展
- 阐述了脱漆剂的发展趋势,侧重介绍了水性脱漆剂、乳液型脱漆剂和低毒低挥发性脱漆剂的配方及优点,并对环保型脱漆剂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
1970-01-01
PP熔融接枝MAH的研究
- 以PP(ePS30R)为基体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DMF(N,N一二甲基甲酰胺),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75C一190C行了PP熔融接枝MAa的反应。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接枝反应的存在,并考察371发剂用量、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用量、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DMF能
-
1970-01-01
惠州炼油催化MIP装置首次开工不放火炬
- 提出了惠州炼油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首次开工不放火炬新方法、具体实施方案、注意事项,在为缩短开工时间的同时更有利于节能降耗,解决了以往开工不放火炬易导致机组飞动的问题。 <BR>
-
1970-01-01
X射线衍射法定性分析陶瓷釉中的铅和镉相
- 本研究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潮州市面陶瓷釉料的组成成分的物相样品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釉料样品中基本不含有毒的Pb、cd氧化物等。
-
1970-01-01
甲醇常压精馏塔底层塔板脱落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造成塔板脱落的直接原因为气流或液流对塔板的冲击力过大所致,这个冲击力与塔的负荷大小、塔釜上升气流波动情况等有关,这就要求精馏塔板必须满足额定负荷情况下抗气流的冲击力,同时精馏系统不可能保持在绝对稳定的状态下运行,这就要求精馏系统必须满足一定范围内的负荷波动要求,因此塔板
-
1970-01-01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填充胶料硫化反应的影响
-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胶料的硫化反应的影响,探讨了硅烷偶联剂种类和用量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白炭黑的SbR胶料配方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可以促进胶料的硫化反应,缩短硫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在本文所采用的硅烷偶联剂中,Si69对胶料的硫化反应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并促进
-
1970-01-01
超细低水合硼酸锌合成研究
- 以硼砂、硫酸锌和硼酸为原料,在4h反应时间内制备出超细硼酸锌。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关系,并首次提出硼砂和硼酸的质量比对硼酸锌质量的影响。通过电镜扫描及灼烧实验,验证了产品粒度在61xm以下、形貌为规则菱形、失结晶水温度大于250C,所制备的硼酸锌具有较好的
-
1970-01-01
复配阻燃剂阻燃纯棉织物的工艺研究
- 采用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聚磷酸蜜胺(MPP)复配作为阻燃纯棉织物的阻燃剂,以乙二醛(GLY)为交联剂,研究APP的最佳溶解温度及织物的焙烘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以APP/MPP/PER/GLY(10/7/1/2)为复配阻燃剂整理纯棉织物。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热降解等表征其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PP的最佳溶
-
1970-01-01
富氮气体防护技术在浮顶油罐中的应用
- 在浮顶油罐普及的同时,近年来浮顶油罐的火灾、爆炸事故也越来越多。在分析了浮顶油罐燃爆事故发生的原因后,概述了一些现有的浮顶油罐防火防爆措施。最终指出防火防爆的第一要务应该是避免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并且设计构建出浮顶油罐安全防护系统,能实现罐内气体空间油气浓度的实时监
-
1970-01-01
螺旋雾化器加装引射式喷射器的实验对比研究
- 对螺旋雾化器加装引射式喷射器前后的雾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并利用高速摄影仪拍得了加装前后雾化效果的照片。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 加装引射式喷射器后螺旋雾化器雾化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对比所拍摄的照片并给出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解释了气水两相流中气泡内能在水流
-
1970-01-01
高固体份微支链聚酯树脂的研制
- 高固体份微支链聚酯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一定反应能力的增塑剂。是以乙二醇和己二酸为反应主体,通过缩聚合成聚合物,在反应中通过加入发生反应的苯甲酸来调节控制分子量的大小从而达到高固份的要求,同时通过加入支链单体来控制微支链长度。通过实验得出反应物投料比例26%乙二醇、60%己二
-
1970-01-01
3一甲基 一2一氧代丁酸的合成研究进展
- 3一甲基一2一氧代丁酸是一类双官能团化合物,性质活泼而特殊,是药物合成及生物转化的重要中间体,其钙盐多年来一直被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综述了3一甲基一2一氧代丁酸的主要合成方法,并结合工艺特点,对适合工业化生产使用的合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BR>
-
1970-01-01
7a一甲基一19一醛基一4一雄甾烯一3,17一二酮合成工艺改进木
- 采用70一甲基一l7,19一二羟基一4一雄甾烯一3一酮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在温和的氧化剂PCC的作用下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优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7仅一甲基一17,19一二羟基一4一雄甾烯一3一酮, 二氯甲烷和PCC氧化剂的投料比为20g250mL(60~65)g,反应温度为23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