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乙烯裂解炉管抑制结焦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
  • 乙烯裂解炉管的结焦速率决定了乙烯裂解炉的运行周期,抑制炉管结焦是乙烯生产中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炉管内表面结焦对乙烯生产的不良影响及结焦形成的机理;重点分析了炉管内表面涂层技术(在线涂层技术和离线涂层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在线涂层技术与离线涂层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
  • 1970-01-01 重沸器返回线两相流体偏心孔板的计算
  • 两相流体的流量或差压测量孔板,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有着较为普遍 的应用意义,而两相流体孔板的设计计算是关键。主要介绍了计算公式的导出和计算方法,同时举出了计算实例。 <BR>
  • 1970-01-01 有机碱催化Knoevenagal法合成肉桂酸及其工艺优化
  • 本文以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吡啶等有机碱为催化剂,利用Knoevenaga l反应合成肉桂酸,从而降低了反应温度,提高了产率和产品纯度,简化了合成工 艺。同时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弱碱催化剂对肉桂酸合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的催化效果最好,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有机碱催化作用下,不同工艺参数对
  • 1970-01-01 乙烯齐聚均相铬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近年来铬系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反应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N型、N0型、PB型、P型、PNP型、PNNP型和sNs型配体的研究结果。目前,对乙烯三聚催化剂配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吡咯类化合物方面,对乙烯四聚催化剂配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NP型配体方面。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合成l一己烯和l一
  • 1970-01-01 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RCH的研究
  • RCH催化剂是继我国第一代超稳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之后,开发研制的新型渣油裂化催化剂。该剂沸石含量低,而在裂化性能、产品收率、焦炭选择性等方面均与国内外同类型催化剂相当,可替代进口催化剂在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上使用;该剂更具有平衡活性和轻质油收率高、稳定性好、裂化重质油
  • 1970-01-01 预辐射聚丙烯纤维接枝丙烯酸反应条件优化
  • 用6oCo7射线对聚丙烯纤维在空气中进行预辐射,然后将预辐射纤维与丙烯酸水溶液进行接枝反应。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预辐照总剂量、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对纤维交换容量的影响。比较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预辐照总剂量为25kGy、反应温度为50度,单体浓度为20%、反应时间为2h,所得
  • 1970-01-01 己二酸合成工艺研究进展评述
  • 介绍了己二酸的性质、用途、市场前景和生产现状,介绍了己二酸的4种主要合成工艺KA油法、C4烯烃法、生物法和环己烯法等,分析了这些工艺的现状和优缺点。根据己二酸行业现状及其合成工艺现状,展望了己二酸合成工艺的发展趋势,建议大力研发生物法和以臭氧为氧化剂的环己烯法等迎合未来发
  • 1970-01-01 重油悬浮床加氢循环尾油旋流分离技术应用研究 I.冷模试验
  • 针对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条件,对循环尾油物性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和实验计算;根据估算结果,设计了旋流分离器,并采用清水-焦炭粉、煤油- 焦炭粉以及柴油-焦炭粉等液固体系进行了冷态模拟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旋流分离器能够满足尾油分离工艺要求,为进 一步开展高温热模试验提供了基
  • 1970-01-01 预加氢反应系统压力降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 针对重整装置预加氢反应系统压力降大的生产难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原料油中硫、氯、烯烃含量增大和催化剂活性下降。通过采取降低原料中的烯烃含量、优化工艺操作、在线水冲洗预加氢原料换热器前的单向阀、催化剂烧焦再生和更新脱氯剂等措施,使预加氢系统压力降减小,并且预加氢进料提
  • 1970-01-01 以骨架镍为催化剂由5-硝基苯并咪唑酮制备5-氨基苯并咪唑酮
  • 以5一硝基苯并咪唑酮为原料,以骨架镍为催化剂,高压加氢制备了5一氨基苯并咪唑酮,研究了骨架镍的类型及循环回收利用、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溶剂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以乙醇为溶剂,其用量为120mL/mol硝基物,反应温度90一95℃,反应压力2~3MPa,催化剂用量为硝基物
  • 1970-01-01 重整反应器扇形管正交各向异性板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
  • 为了研究重整反应器扇形管的变形机理,采用有限无理论,用正交各向异性板模型简化其结构,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从试验、理论计算及有限元模拟3方面对扇形管材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材料的抗拉、抗弯刚度。结果显示用正交各向异性板简化扇形管是可行的,所得数据也是后续计算的重要参数。 <BR
  • 1970-01-01 蒸馏塔预热段腐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分析了双相不锈钢00Crl8Ni5Mo3Si2作为氨碱厂热母液蒸馏塔预热段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遭受严重的应力腐蚀破坏的原因,并对解决此问题的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 1970-01-01 异佛尔酮合成技术进展与应用开发
  • 介绍了异佛尔酮国内外合成技术进展、生产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丙酮固体催化剂多相催化合成异佛尔酮的技术进展,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 1970-01-01 重整加热炉非正常运行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某炼油厂的重整加热炉采用热管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开车后空气预热器烟气温降不足原设计的三分之一,分析了烟气量、炉膛漏风量、0含量、cO2含量等因素对加热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炉系统漏风是根本原因。采用(1)调整烟道挡板以调节炉膛内的负压;(2)修补炉膛的漏点;(3)控制烟气出口的
  • 1970-01-01 蒸汽锅炉气包水位控制的探讨
  • 主要介绍了蒸汽锅炉气包水位控制的重要性,锅炉水位变化的干扰因素, 提出了气包水位控制的几种类型及方案。 
  • 1970-01-01 异煤种的精细水媒浆制备及其成浆性研究
  • 在对不同煤种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煤种特点找 出制浆规律,通过分析水煤浆的性能,发现影响各煤种制浆的关键 因素是煤质、添加剂、煤粉粒度。发展以煤代油技术为应对石油资源危机,缓解石油进口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BR>
  • 1970-01-01 转化催化剂硫中毒的原因和处理
  • 硫中毒是转化催化剂常见的问题,系统介绍了硫的来源和危害,硫中毒的机理、硫中毒的表现、硫中毒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及预防要点,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 1970-01-01 正交法钾长石与磷矿共酸浸提钾工艺研究
  • 结合重钙生产工艺,选取钾长石与磷矿、磷酸在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磷酸用量、磷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钾长石中钾溶出率和磷矿中磷溶出率的影响。实验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钾长石与磷矿粉的质量比)0.8l,反应温度150℃,磷酸用量4mL,反应时间2.5h,
  • 1970-01-01 应用撞击流技术进行湿法脱硫研究
  • 对在自行开发的新型传质设备,撞击流吸收器中用石灰乳吸收脱除烟气S 0的工艺进行了实验室研究,雾化喷嘴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旋涡压力喷嘴。研究了一些操作和结构参数如液气比VLVc,ncns,SO2含量和撞击距离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当在较适宜的条件下如VLVG=0.84L/m,撞击速度uo=7.0m/s时,脱硫效率
  • 1970-01-01 阻燃剂聚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 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首先合成了季戊四醇二磷酸酯二磷酰氯(PDD),(季戊四醇)(三氯氧磷)=15,收率为84%;然后以PDD和对苯二酚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在氮气氛围下合成了低聚阻燃剂聚季戊四醇磷酸酯,n(PDD)t/(对苯二酚)=11,收率为79%。采用红外光谱、磷谱、热重分
  • 1970-01-01 正辛硫醇制备方法的改进
  • 通过改进硫脲盐的水解过程找到了简单、高收率、高纯度制备正辛硫醇的方法。收率>8O%,纯度>99%。
  • 1970-01-01 荧光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    荧光高分子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荧光高分子材料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荧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 1970-01-01 直链烷基苯工艺技术的发展
  • 详细地叙述了国内外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原料——直链烷基苯生产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着重介绍了固体酸催化剂生产工艺的最新进展。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从事直链烷基苯生产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BR>
  • 1970-01-01 “ 京都议定书“与 “ 二氧化碳绿色化”
  •   阐述“京都议定书”国际公约意义。提出了采用高新技术,将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变为绿色高新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新材料,是我国贯彻执行“京都议定书”的最佳途径。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