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1,3.-2,4二亚(对乙基)苄基山梨醇的合成
  • 以对乙基苯甲醛和山梨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混合溶剂中合成出1,3—2,4二亚(对乙基)苄基山梨醇透明成核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书件,反应物料为n(对乙基苯甲醛)(山梨醇)=2.21,混合溶剂为V(环已烷)V(甲醇)=21,催化剂用量为山梨醇质量的1.5%。在此工艺条件下,产物收率95%
  • 1970-01-01 ATRP法合成大分子单体及其在微球制备中的应用
  • 以6c-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1)与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使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端基为溴原子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大分子中间体PtBMA.Br。使其末端的Br与甲基丙烯酸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 1970-01-01 2 , 4一二氯 一5一氟苯甲酰氯的合成
  • 本文介绍了抗生素类药物环丙沙星的关键中间体2,4一二氯一5一氟苯甲酰氯的各种合成方法,包括最佳工艺条件和收率。从操作步骤简单、环保和收率较高的角度,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其合成工艺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意见。 <BR>
  • 1970-01-01 CuBrnLm配合催化剂液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 研究了CuBr.L配合催化剂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并采用XPS和E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配位剂L的添加有助于形成甲醇选择性氧化羰基合成DMC的活性物种Cu(I)。采用正交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当温度100t110℃、压力3.0~3.5MPa、时间4~6h
  • 1970-01-01 DeltaV系统在PVC装置中的应用
  • 介绍了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的DehaV系统在株化20万吨/年PVC扩改工程二期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着重陈述DehaV系统的特点、项目配置、网络结构、软件组态及其他一些先进自控系统技术应用。 <BR>
  • 1970-01-01 FCC催化剂生产中分子筛浆液的分散性能
  • 对比了非离子型和离子型的分散剂对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原料分子筛浆液的分散效果,考察了分散剂添加量、分子筛浆液固含量、分散剂复配等对分子筛浆液分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型分散剂对分子筛浆液的分散效果优于非离子型分散剂,当分散剂的添加量(质量分数)
  • 1970-01-01 FCC催化剂中不同形状高岭土对分子筛微孔的影响
  • 为了考察FCC催化剂中高岭土形貌对分子筛微孔影响情况,把片状、棒状高岭土与Y分子筛超声波湿混和再干燥制备成为样品,用t—plot方法分析微孔表面积、微孔孔容变化情况,发现两种形貌高岭土都堵塞分子筛微孔,高岭土含量越多堵塞程度越大。片状高岭土对片状分子筛微孔堵塞程度大。 <BR>
  • 1970-01-01 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进展
  • 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并对各种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从工艺改进、工艺组合、催化剂三个方面讨论了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970-01-01 H202处理酸性黑染料废水铜系催化剂的研究
  • 以酸性黑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多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中的铜系催化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以仅一A10为载体制得的铜系催化剂活性较高。该载体在浓度较高的硝酸铜溶液中浸溃2次。每次浸溃(4~6)h,在焙烧温度450oC和焙烧3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处理酸性黑染料废水,COD去除率均>66.5%,色度去
  • 1970-01-01 HZSM.5型分子筛催化合成2-乙酰噻吩
  • 用固体酸催化剂HZSM.5型分子筛代替液体磷酸催化合成2-乙酰噻吩,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采用正变实验法优化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2.5h,催化剂质量为2.5g(约占原料质量的3.5%)。最优工艺条件下2-乙酰噻吩的收率为90.60%。 产物通过色谱一
  • 1970-01-01 苯酚模拟废水的新型处理材料——新生态二氧化锰的合成与表征
  • 以苯酚模拟废水为吸附质,实验不同方法合成的二氧化锰对苯酚的吸附性能,选择其中合成简便、吸附效果优良的称之为新生态Mn0,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新生态Mn 为准球形的6-Mn0颗粒,其颗粒比表面积325mVg,对苯酚的吸效果优良,表面富羟基。 <BR>
  • 1970-01-01 IDA工艺路线草甘膦生产废气中H2的回收提纯与利用
  • IDA工艺路线草甘膦的脱氢岗位产生的H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杂质,采用水洗、酸洗、除氧、干燥、变压吸附(简称PSA)等工艺进行H提纯,H含量达99.8 %以上,该工艺具有H回收率高、品质好,而且能将尾气中的有害杂质除尽等优点。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