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纳米TiO2光催化剂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Ti02半导体因具有特殊的光催化性能,使它在光催化氧化环境污染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它在消毒抗菌方面的作用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主要介绍了Ti02光催化剂的杀菌原理,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最新进展。 <BR>
  • 1970-01-01 热分析法对阳离子型二氧化硅/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相行为的研究
  • 本文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位制备了不同核壳比(正硅酸乙酯与聚氨酯的质量比)的阳离子型二氧化硅/聚氨酯(SiO/PU)纳米复合物水分散液;并利用热分析法对不同核壳比的SiO/PU纳米复合物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O纳米粒子的存在和核壳比的增加加大了聚氨酯软、硬段之间的相分离,并对硬段
  • 1970-01-01 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愈创木酚的研究
  • ; 本研究以木素类模型物愈创木酚为目标化合物,考察自制的超细二氧化钛对愈创木酚光催化氧化作用和处理效果。试验发现,光催化剂的吸附性、光照时间、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pH值、外加氧化剂等因素均对愈木酚降解有很大影响;自制的二氧化钛对木素类模型物愈创木酚有较好的去除率
  • 1970-01-01 热解油模型化合物甲醇的蒸汽转化制氢研究
  • 研究了Ce促进的Ni基镁橄榄石催化剂上热解油模型化合物甲醇的水蒸汽转化制氢反应过程,得到活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浸渍法制备了添加Ce的Ni基镁橄榄石催化剂,Ce的添加改善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活性受镍铈原子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镍铈原子比可以得到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在7
  • 1970-01-01 纳米氧化锆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纳米氧化锆作为催化剂、催化剂助剂及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氧化锆在催化剂领域的发展方向。 
  • 1970-01-01 热压烧结A12O3/Si3N4复相陶瓷的研究
  •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203/Si3.N4复相陶瓷材料,对不同温度下不同氮化硅用量时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硬度、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的测试,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Ⅺ)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材料的微相组成与显微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600℃,30MPa,保温1h,Si3N4用量为3wt%时所制备的材料的各项力
  • 1970-01-01 汽液相平衡研究进展
  • 概述了近年来汽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直接法(蒸馏法、静态法、流动 法、循环法、泡露点法)。间接法(饱和蒸汽压法、沸点仪法)和汽液相平衡计算方 法(状态方程法和基团贡献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做了展望。 <BR>
  • 1970-01-01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
  • 研究了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以碳酸铵和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经过反应、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和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镁。经堆积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粒径及透射电镜的测定,试验样品的粒子大小均在10/ lln 左右。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工艺路线及测定方法均适合纳米氧化
  • 1970-01-01 溶液罐封头偏置接管应力有限元分析
  • 为了分析带偏置接管的溶液罐封头局部区域的应力分布,对该特殊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且采用分析设计方法对该封头进行强度评定。计算结果显示,最大应力发生在封头接管的边缘焊缝处,在此基础上分别在不考虑焊缝鲒构和增大局部栽荷的条件下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相应情况
  • 1970-01-01 浅谈焦炉煤气发电
  • 从焦炉煤气发电的可行性分析入手,通过外部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个方面对发电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 1970-01-01 耐高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测试与比较
  • 耐温性测试方法是确定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作者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树脂最高耐热温度试验方法,它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重现性。用该方法对国产和进 口两种耐高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进行详细比较,指出国产树脂的交换容量、渗磨圆球率、耐温
  • 1970-01-01 乳状液膜法去除水溶液中的Cr(Ⅵ)
  • 选用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油酸).煤油.NaOH液膜体系时含铬水溶液的处理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不同操作条件对铬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变试验确定了影响铬去除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以及提取铬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含铬水溶液经处理后,铬的去除率可迭95%,使水溶液中铬的浓度大大降低
  • 1970-01-01 浅谈提高重灰白度的方法
  • 通过降低湿重碱铁分,控制一水碱结晶和脱水过程,以及添加增白剂等方法的讨论,寻求提高重灰白度的方法。 
  • 1970-01-01 能源新宠二甲醚的开发前景
  • 介绍了环保型燃料——二甲醚的市场现状、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丹麦托普索公司推出的“大型甲醇装置并通过甲醇脱水联产二甲醚的设计”。 
  • 1970-01-01 润滑油装置自动调合技术应用
  • 自动调合已是润滑油调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对自动调合(同步计量调合)的原理、性能特点及自动调合比手工罐式调合的优点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对新技术应用后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进而阐述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自动调合对提高油品的一次调合合格率、降低各类成本都是大有裨益的。
  • 1970-01-01 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和残留量检测
  • 建立高效快速的农药检测技术,对加强环境和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快速诊断以及有效防治农药中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处理和含量检测等方面技术的最新进展。 <BR>
  • 1970-01-01 三 羟 甲 基 丙 烷 产 品 质 量 改 进 研 究
  • 本文对三羟甲基丙烷(TMP)及其加成物的黄变进行小试研究,发现影响TMP质量和黄变的主要因素是钠离子和微量水存在。并进行微量水存在和黄变机理的探讨。通过合成TDI-TMP来评价钠的影响并确定钠含量,在TDI-TMP加成物中,钠含量应不超过25x10。 <BR>
  • 1970-01-01 浅析低温生产小苏打工艺
  • 根据小苏打生产装置的特点,介绍了在现有生产装置基础上,降低小苏打生产温度,优化工艺指标的思路和低温生产细粉小苏打产品的工业实践过程。 
  • 1970-01-01 三唑磷连续合成过程DCS控制
  • 介绍了三唑磷合成反应机理与合成工艺。根据实际的三唑磷连续生产工艺,选用SUPCONJX一300X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三唑磷 连续合成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实际运行表明,三唑磷得率提高l%,有效成分含量提高l%,达到了预期效果,生产经济效益显著。 <BR>
  • 1970-01-01 清洁压裂液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 本文叙述了压裂作业对油井的作用,压裂液的种类及清洁压裂液的研制,介绍了清洁压裂液的抗温、抗剪切性能实验,描述了清洁压裂液的特性;同时列举了清洁压裂液在大庆油田的现场试验数据,充分说明了研究和应用清洁压裂液的深远意义。 <BR>
  • 1970-01-01 三唑嘧啶酮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oDS)分离柱、甲醇水为流动相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用外标法测定三唑嘧啶酮原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22%,变异系数为0.2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回收率为98.49%-100.5%。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