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PETG共聚酯混醇精馏分离回收
- 采用减压精馏的方法对PETG共聚酯混醇进行分离,回收的乙二醇产品纯度大于99%。优化工艺条件为塔釜温度113—122C,塔顶温度75—89℃,真空度一0.0 995_ 0.1MPa,回流比1-31,塔顶冷却水温度20~30℃。 <BR>
-
1970-01-01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的无溶剂催化合成
- 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源,在添加相转移试剂形成的两相体系中催化氧化双环戊二烯(DCPD)合成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ERL-4207)考察 了催化剂、络合剂、ph调节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为n(Cat)n(KH2P04)=10025,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n
-
1970-01-01
硅酸薄荷酯的合成研究
- 以硅酸乙酯和薄荷醇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硅酸薄荷二酯以四氯化硅和薄荷醇为原料,三乙胺为缚酸剂合成了硅酸薄荷三酯。用 HNMR和GC— MS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
1970-01-01
环丙氨嗪合成工艺研究
- 以三聚氯氰为原料经过环丙胺化和液氨氨化二步合成环丙氨嗪,总收率达8 8.1l%。不用分离出剧毒的中间体2一环丙氨基一4,6一二氯一5一三嗪,工艺简单。在液氨氨化体系中添加溶剂乙醇,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反应收率,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价值。 <BR>
-
1970-01-01
4,6一二氯嘧啶的合成研究
- 以甲酰胺、丙二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4,6一二羟基嘧啶,然后采用三氯氧磷氯化法合成4,6一二氯嘧啶。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两步反应的总收率可达81.7%,4,6一二氯嘧啶的纯度达98.0%,此合成方法适 宜于工业化。 <BR>
-
1970-01-0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锂的研究进展
- 尖晶石型锰酸锂能量密度高、成本低、无污染、安全性好、资源丰富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是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较快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详细阐述了锰酸锂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综述了近几年来在表面修饰和体相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
-
1970-01-01
Salen—Co配合物在核一壳结构的Silica上的接枝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 分别以球状纳米silica和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核一壳型silica一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杂化体为载体,采用化学接枝方法,制备了Salen—Co配合物固载型催化剂。采用FT—IR、TG—DTA和TEM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一 壳型催化剂其壳层性质可通过改变两个单体的比例来调变,随单体丙
-
1970-01-01
苯丙微乳液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运用种子聚合工艺,以SDS、OP-10为乳化剂,戊醇为助乳化剂合成了苯丙微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类型、复合乳化剂类型及含量、助乳化剂含量对苯丙微乳液聚合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测定仪及GPC对微乳液进行了测定,苯丙微乳液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41.8nm,并且具有很高的相对分子质量。 <BR>
-
1970-01-01
一种高性能烷基萘合成基础油
- 烷基萘作为一种新型的合成基础油,具有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水解稳定性、添加剂溶解性和较低的挥发性。本文介绍了烷基萘的结构和合成方法,并考察了三种结构烷基萘基础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比如粘度、苯胺点,挥发性、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另外,从弹流状态下的油膜厚度和压粘系数来看,烷
-
1970-01-01
2,4一二氯一5一溴甲基噻唑的合成
- 2一氯丙酸和硫脲在浓盐酸的作用下关环反应得到5一甲基一2,4一噻唑烷二 酮,其进一步在四甲基氯化铵的催化作用下与三氯氧磷反应生成2,4,一二氯一5 一甲基噻唑。2,4一二氯一5一甲基噻唑在溴代丁二酰亚胺的作用进行溴代反应得 到标题化合物2,4一二氯一5一溴甲基噻唑,总收率为20.5%,所有的化合
-
1970-01-01
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 本实验运用溶液聚合法,采用丙烯酸,氢氧化钠作为主要反应试剂,并添加过硫酸铵(引发剂);亚硫酸氢钠(还原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交联剂) 制取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还原剂用量、交联剂用量、 活性炭用量、中和度、起始温度这六个因素,进行六组测定蒸馏水吸水速率
-
1970-01-01
中国生物柴油大规模发展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 随着原油价格高企,生物柴油产业应出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为什么中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本文从原料来源及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发展趋势两方面分析,提出了我国生物柴油大规模发展应首先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一原料与技术。 <BR>
-
1970-01-01
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1,3,4一噻二唑的合成方法及2,5位取代基涉及的反应;介绍l,3,4一噻二唑及其衍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
1970-01-01
柴油一甲醇一水复合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研究
- 为了以获得价廉、稳定的柴油一甲醇一水复合乳化燃料。作者通过试验研究了柴油一甲醇一水复合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范围,及在此HLB值范围内的最佳柴油、甲醇和水的配比关系。结果表明柴油一甲醇一水复合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在3,5--4-3之间,并当配比为柴油甲醇水=1631时,所生
-
1970-01-01
FCC再生烟气脱硫脱氮技术进展
- 通常有三种途径可以控制FCC工艺中SOX和NOX的排放原料油加氢脱硫脱氮;使用硫/氮转移剂;烟气脱硫脱氮。前两种受到氢源、投资费用或脱除率的限制影响了使用,第三种方法比较彻底,具有脱除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单独脱除FCC再生烟气中的SOX的技术可分为湿法和、干法和半干法。典型的技术
-
1970-01-01
2一氨基一5一氯一3一甲基苯甲酸的合成研究
- 以4一氯一2一甲基苯胺为原料,与水合氯醛、盐酸羟胺反应先制得Ⅳ(4一氯一2一甲基苯基)-2-(羟胺基)乙酰胺,于浓硫酸中脱水环合生成5一氯一7一甲基靛红,然后在碱性条件下用过氧化氢氧化,制得2一氨基一5一氯一3一甲基苯甲酸,3步反应总收率67%(以4一氯一2一甲基苯胺计)。通过MS和HNMR对最终产
-
1970-01-01
非晶态镍合金催化剂加氢合成3,4一二氯苯胺
- 以3,4一二氯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3,4一二 氯苯胺。比较了Raney Ni、非晶态镍合金、Pd/C等3种催化剂,采用非晶态镍合金作加氢催化剂,转化率和选择性大于99%,脱氯率0.1%,催化剂寿命长,套用15批活性不下降产品3,4一二氯苯胺含量>99%。 <BR>
-
1970-01-01
对羟基苯甲醛的合成
- 介绍了对羟基苯甲醛在医药、农药、食品香料、化妆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以及对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与技术,并对方法的优缺点作了简要对比,认为对甲酚催化氧化法制备对羟基苯甲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合成方法。 <BR>
-
1970-01-01
金属铝的溶解性实验研究
- 金属铝在进行酸性溶解或碱性溶解时,通过搅拌、加热、加入适量的某种金属离子的盐溶液等措施可较大程度的提高金属铝的溶解能力。
-
1970-01-01
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及应用
- 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酮经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得二苯甲酰甲烷(DBM)。二苯甲酰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B一二酮物质,无毒、无味,广泛用于聚氯乙烯(PVC)塑料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树脂中,可作为新型高效 的紫外线吸收剂和塑料加工制 品的新型辅助稳定剂,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进展
-
1970-01-01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加热固化过程及性能研究
- 以N,N一二甲基乙酰胺为试剂,以碳化硅为增强体,钛酸丁酯为分散剂, 正硅酸酯为修饰剂,控制亚胺化过程,制成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采用x一射线衍射、uV、傅立叶红外变换表征性能。结果表明,无机小分子在PI基体中成键良好、 晶体机体结构分布正常、均匀,材料对紫外光有优越的吸收性能。 <BR>
-
1970-01-01
硫酸盐还原菌(SRB)固定化技术处理镀铜、镀铁混合电镀废水的研究
-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厌养培养,获得硫酸盐还原茵(SRB)占优势的厌养污泥,利用固定化技术对富含SRB的污泥进行包埋固定,制得SRB固定化小球。考察了在不同pH值、温度、COD/SO一等条件下,SRB固定化小球 处理镀铜、镀铁混合电镀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pH值为7,温度为35oC,COD/SO42-rE值
